<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客子的詩詞(1527首)

    481 《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宋·辛棄疾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
    漢家組練十萬,列監聳高樓。
    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貍愁。
    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豪放典故撫今追昔

    482 《醉時歌》 唐·杜甫

    諸公袞袞登臺省,廣文先生官獨冷。
    甲第紛紛厭梁肉,廣文先生飯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過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萬古知何用!

    敘事友誼感慨懷才不遇

    483 《絕句漫興九首》 唐·杜甫

    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
    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寫景抒情

    484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李賀

    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
    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唐諸王孫李長吉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離別懷古感傷

    485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486 《徐文長傳》 明·袁宏道

    余少時過里肆中,見北雜劇有《四聲猿》,意氣豪達,與近時書生所演傳奇絕異,題曰“天池生”,疑為元人作。
    后適越,見人家單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強心鐵骨,與夫一種磊塊不平之氣,字畫之中,宛宛可見。
    意甚駭之,而不知田水月為何人。
    一夕,坐陶編修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

    古文觀止寫人懷才不遇傳記

    487 《項脊軒志》 明·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

    高中文言文敘事抒情生活

    488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489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 唐·杜甫

    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
    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

    寫景組詩

    490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唐詩三百首寫人愛情諷喻敘事長詩

    491 《鴛湖曲》 清·吳偉業

    鴛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溪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湖水

    492 《遣興》 唐·杜甫

    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
    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
    鹿門攜不遂,雁足系難期。
    天地軍麾滿,山河戰角悲。
    儻歸免相失,見日敢辭遲。

    懷念親人

    493 《晚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長。
    自擷溪毛充晚供,短篷風雨宿橫塘。
    湖蓮舊蕩藕新翻,小小荷錢沒漲痕。
    斟酌梅天風浪緊,更從外水種蘆根。

    田園生活寫景食物

    494 《摸魚兒·雁丘詞/邁陂塘》 金朝·元好問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
    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
    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

    詠物寫鳥抒情愛情

    495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496 《夔州歌十絕句》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其一 瞿塘 一作:“夔州”)
    白帝夔州各異城,蜀江楚峽混殊名。
    英雄割據非天意,霸主并吞在物情。

    地名山水組詩

    497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498 《念奴嬌·斷虹霽雨》 宋·黃庭堅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
    客有孫彥立,善吹笛。
    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宋詞三百首豪邁寫雨寫景抒懷

    499 《貨殖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必用此為務,挽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

    古文觀止序文議論

    500 《游俠篇》 魏晉·張華

    翩翩四公子,濁世稱賢明。
    龍虎方交爭,七國并抗衡。
    食客三千余,門下多豪英。
    游說朝夕至,辯士自縱橫。

    樂府贊頌游俠

    * 關于老客子的詩詞 描寫老客子的詩詞 帶有老客子的詩詞 包含老客子的古詩詞(15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