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大伯的詩詞(261首)

    221 《周氏敬榮堂詩》 宋·辛棄疾

    泰伯古至德,以遜天下聞。
    周公去未遠,二叔乃流言。
    春風棠棣萼,秋日脊令原。
    豈無良友生,歲晏誰急難。

    222 《南康席上贈劉李二君》 宋·黃庭堅

    伯倫酒德無人敵,太白詩名有古風。
    浪許薄才酬大雅,長愁小戶對洪鍾。
    月明如晝九江水,天靜無云五老峰。
    此賞不疏真共喜,登臨歸興尚誰同。

    223 《送雷章秘丞和芮城》 宋·司馬光

    西伯昔斷訟,令名存迄今。
    南臨大河曲,北倚首陽岑。
    俗被圣賢化,人多禮讓心。
    夫君老經術,終日想鳴琴。

    224 《水龍吟·兒童不識樗翁》 宋·劉克莊

    兒童不識樗翁。
    挽衣借問年今幾。
    少如彥國,大如君實,披襟高比。
    德業天淵,有些似處,須眉而已。

    225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 宋·劉克莊

    得喪傍觀有悴榮,此翁勘破一毫輕。
    宴披香殿猶前日,出大槐宮已隔生。
    未許季咸覘老態,旋呼伯雅解春酲。
    不知觸氏并蠻氏,勝負元因底事爭。

    226 《上十四吟十首》 宋·劉克莊

    提鰲批鳳霎時榮,身與浮名孰重輕。
    摩詰已為病居士,伯倫終是大先生。
    彼拳雞肋恃朝氣,此把蟹螯猶宿酲。
    未必頹然真茗艼,老有羞共少年爭。

    227 《警齋侍郎舟和放翁五言過獎衰朽且示雄文二編》 宋·劉克莊

    熟讀公詩文,高出騷選前。
    蹇余相追逐,嚴句入杜編。
    里鼓聞咸池,山歌混葛天。
    刀圭靳付授,分寸難扳緣。

    228 《寄翁丹山侍郎》 宋·劉克莊

    閱盡諸公上要津,丹山除目一番新。
    六卿尤重大宗伯,九制須還老舍人。
    太史將封乃留滯,紀瞻雖召尚逡巡。
    應憐公干今衰病,頻寄書來寂寞濱。

    229 《懷仙樓歌奉呈鶴林尊友》 宋·白玉蟾

    閩為昔無諸,山水實秀嫵。
    其間多神仙,后先各軒翥。
    任敦丹井寒,董奉杏壇古。
    云飛鄧伯元,風御王玄甫。

    230 《賈碩秀才得兩圭有邸》 宋·晁補之

    混沌既鑿元氣痡,鴻源滔天堯曰吁。
    羽淵之化三足逋,玄圭告功聞禹書。
    姚虞班器奔九區,涂山合瑞群辟趨。
    三朡肆伐夏寶俘,下逮血祭仍疈辜。

    231 《縣境不雨禱響潭得之明日一龜出潭水上取以歸》 宋·毛滂

    崖云送雨一村涼,千頃扶疏綠潁香。
    白馬夜將河伯命,緇車先趣大夫裝。
    老來未覺巢蓮近,遠去惟知曳尾忙。
    趁我還山先辟谷,林間日月伴君長。

    232 《同李倅鈞訪趙嗣恭留飲南園晚衙先歸》 宋·蘇轍

    城南高樓出喬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變草木鮮,晚日旋催梨棗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風老菰蒲初瑟縮。
    門前大路多塵土,日中過客無留轂。

    233 《寄致仁歐陽少師》 宋·曾鞏

    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
    功名垂竹帛,風義動簪紳。
    此道推先覺,諸儒出后塵。
    忘機心皎皎,樂善意循循。

    234 《答貢甫酌騏驥池上見詒》 宋·韓維

    金行戰陽暑未北,炎郁填胸汗流液。
    空堂大祖不可度,欲取清風自湔滌。
    耽耽華廄列官守,對起二亭嚴案席。
    天渠分水濯龍驥,下注方池氣清激。

    235 《閒居》 宋·吳則禮

    阿堵安用多,十年著一冠。
    且作楚州夢,從人憎鼻鼾。
    柴桑閒居詩,讀罷始永嘆。
    鶬鹒幾時鳴,眷此春事闌。

    236 《月巖齋詩》 宋·李廌

    南山之北,北山之南。
    環岡繞嶺,紫翠相參。
    奔騰蹲蹴,萬里{左馬右軍}驂。
    丘衍沃若,靈秀所涵。

    237 《松石歌壽皇太子殿下》 宋·姜特立

    萬生總總各殊廩,中間變化通希夷。
    大椿一萬八千歲,蟠桃結實千年期。
    雖云閱世最久遠,要自與物同推移。
    不如長松老為石,仙家舊家尤環奇。

    238 《新交行》 宋·李洪

    君不見洛陽拜塵友,欲取金印擊肘后。
    又不見長安輕薄兒,誰道青云不可梯。
    雨露翻覆豈無意,炙手新交舊交棄。
    華軒丹轂照青春,列屋娥眉妒寵新。

    239 《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宋·樓鑰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
    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
    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
    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240 《送楊廷秀秘監赴江東漕》 宋·樓鑰

    平生楊誠齋,可仰不可見。
    去年尺一書,老韓忽同傳。
    道山故仙伯,再上右文殿。
    蓬萊幾清淺,筆力愈雄健。

    * 關于老大伯的詩詞 描寫老大伯的詩詞 帶有老大伯的詩詞 包含老大伯的古詩詞(2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