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半天的詩詞(1138首)

    41 《遍游廬山,示萬杉長老大璉》 宋·楊萬里

    肩輿小斑筠,地志古青冊。
    初穿千長松,忽仰萬絕壁。
    觀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問不住,一一漸可識。

    42 《老人行》 宋·無名氏

    有一老翁老無齒,處處無人問年紀。
    白發如絲向下垂,一雙眸子碧如水。
    不裹頭,又不履,相識雖多少知己。

    43 《盲老公》 元·楊維楨

    盲老公,侍御史,崇臺半面呼天子。
    白米紅鹽十萬家,鳳笙龍管三千指。
    門前養客皆天驕,一客解散千黃苗。
    太阿之枋忽倒擲,槌殺義鶻招群梟。

    44 《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宋·方回

    飛鴻離魚網,玉石有俱焚。
    冥冥豈無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趙廣漢,誰歟哀王孫。
    粹然東南稟,頑薄推廉敦。

    45 《雪竇宗長老茲寫師像以授天童知事壁龕而掛之》 宋·釋正覺

    妙藏絕鄰,畢竟無身也清虛之理真。
    幽靈獨神,須臾返色也自照之智親。
    云寒有雪意,天遠連秋津。
    緣起佛種,覺生幻塵。

    46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并敘〉》 宋·蘇轍

    石臺長老問公,本成都吳氏子,棄俗出家,手書《法華經》,字細如黑蟻,前后若一,將誦之萬遍,雖老而精進不倦,脅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來高安,以鄉人相好,蓋余懶而好睡,見之惕然自警,因贈之二小詩云。
    法達曾經見老盧,半生勤苦一朝虛。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47 《宜春江上寄仰山長老二首》 唐·齊己

    水隔孤城城隔山,水邊時望憶師閑。
    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棲鳥還。
    云影觸衣分朵朵,雨聲吹磬散潺潺。

    48 《沁園春·閬風老仙》 元·周權

    閬風老仙,頡佩飛霞,翳鳳騎麟。
    況眼窄乾坤,氣凌河渭,胸吞渠祿,筆灑煙雪。
    某水某丘,我觴我詠,物外何曾著一塵。
    蕭閑處,狎沙鷗半席,更許誰分。

    49 《天運不已,歲時又春,學已可乎!作自勉詩呈》 元·黃清老

    東風一笑可人心,旋瀝新醅對客斟。
    山色未勻春意淺,梅花已老白云深。
    半軒依竹閑聽雨,千里懷人欲抱琴。
    試問樵溪隔年意,碧波東注渺難尋。

    50 《開歲半月湖村梅開無余偶得五詩以煙濕落梅村》 宋·陸游

    梅花如高人,妙在一丘壑。
    林逋語雖工,竟未脫纏縛。
    乃知尤物側,天下無杰作。
    老我懷不紓,樽前幾開落?

    51 《和沈子壽還朝天集之韻》 宋·楊萬里

    愁戈不著狂詩客,徑超天外華胥國。
    苦海惟愁熱惱人,別有月中水精域。
    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
    竹齋衣缽傅錦里,咄咄云煙飛落紙。

    52 《初三日游翟園》 宋·楊萬里

    羽衣曉謁玄元殿,霜封萬屋明飛霰。
    扶桑跳出丹砂丸,光射半天縈紫電。
    歸涂微暖春衫知,小風不動旗腳垂。
    老夫掉頭心獨喜,翟園梅花招我嬉。

    53 《卜算子·江風漸老》 宋·柳永

    江風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引疏砧、斷續殘陽里。
    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54 《青玉案·柳陰花底春將半》 宋·無名氏

    柳陰花底春將半。
    吹不斷、祥煙散。
    何處綺羅絲竹亂。
    天孫星里,老人星畔,昨夜光芒現。
    綠衣好把斑衣換。
    照新渥、金花滿。
    酌斗深深頻祝愿。
    鳳池它日,鶯花此景,春酒年年勸。

    55 《年老逢春十三首》 宋·邵雍

    年老逢春春莫猜,老年方自少年回。
    人情少悅酒不解。
    天氣卻寒花未開。
    堤外有風斜送柳,墻陰經雨半生苔。
    去年波水東流去,舊{左氵右彔}奈何新又來。

    56 《昔游詩》 宋·姜夔

    既離湖口縣,未至落星灣。
    舟中三兩程,程程見廬山。
    廬山遮半天,五老云為冠。
    朝看金疊疊,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仿佛認一斑。
    廬山忽不見,云雨滿人間。

    57 《昔游詩 其十三》 宋·姜夔

    既離湖口縣,未至落星灣。
    舟中三兩程,程程見廬山。
    廬山遮半天,五老云為冠。
    朝看金疊疊,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仿佛認一斑。
    廬山忽不見,云雨滿人間。

    58 《十七日過無住庵,因留題簽上人半云軒》 元·楊維楨

    我訪東山丞相譜,因過南墅半云竂。
    雉棲薜荔都蒼墓,鰲補天容大士橋。
    萬歲藤枝神蛻杖,三花樹子癭為瓢。
    老僧好事兼好客,時作遠公蓮社招。

    59 《贈香嚴敷老慧照上人》 宋·韓維

    勝地名藍代有人,惟公傳得國師真。
    蒼崖翠壁風流在,杰閣隆樓指顧新。
    半死半生排俗世,一顰一笑是家珍。
    欲知聞法諸天喜,庭下于今有瑞筠。

    60 《夏日同伯氏畢裕之守一程國材游天寧登西山國》 宋·李彌遜

    游輪走朱蓋飛碧,路如羊腸山虎脊。
    奇觀多似九牛毛,塵服輕於一狐腋。
    禪房借枕空函丈,野磴搘筇座盈尺。
    陰崖日淡春杲杲,老樹風悲秋索索。

    * 關于老半天的詩詞 描寫老半天的詩詞 帶有老半天的詩詞 包含老半天的古詩詞(11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