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老幾的詩詞(4326首)

    661 《題善光寺》 唐·李涉

    云門天竺舊姻緣,臨老移家住玉泉。
    早到可中溳南寺,免得翻經住幾年。

    662 《贈毛仙翁》 唐·李紳

    憶昔我祖神仙主,玄元皇帝周柱史。
    曾師軒黃友堯湯,混跡和光佐周武。
    周之天子無仙氣,成武康昭都瞥爾。

    663 《憶舊游》 唐·鮑溶

    憶求無何鄉,了在赤谷村。
    仙人居其中,將往問所存。
    日入濛汜宿,石煙抱山門。
    明月久不下,半峰照啼猿。

    664 《秋思三首》 唐·鮑溶

    胡風吹雁翼,遠別無人鄉。
    君近雁來處,幾回斷君腸。
    昔奉千日書,撫心怨星霜。
    無書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665 《采珠行》 唐·鮑溶

    東方暮空海面平,驪龍弄珠燒月明。
    海人驚窺水底火,百寶錯落隨龍行。
    浮心一夜生奸見,月質龍軀看幾遍。

    抒懷怨刺詠物寫鳥

    666 《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讀唐歷天寶已來追愴故事》 唐·舒元輿

    將尋國朝事,靜讀柳芳歷。
    八月日之五,開卷忽感激。
    正當天寶末,撫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貽禍在肘腋。

    667 《端午日》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端午節感嘆人生

    668 《夜巖謠》 唐·施肩吾

    夜上幽巖踏靈草,松枝已疏桂枝老。
    新詩幾度惜不吟,此處一聲風月好。

    唐詩三百首年老生活

    669 《誚山中叟》 唐·施肩吾

    老人今年八十幾,口中零落殘牙齒。
    天陰傴僂帶嗽行,猶向巖前種松子。

    670 《秋夜山中別友人》 唐·施肩吾

    獨鶴孤云兩難說,明朝又作東西別。
    知君少壯無幾年,莫愛閑吟老松月。

    671 《宿四明山》 唐·施肩吾

    黎洲老人命余宿,杳然高頂浮云平。
    下視不知幾千仞,欲曉不曉天雞聲。

    春天寫景

    672 《書懷寄友人》 唐·姚合

    精心奉北宗,微宦在南宮。
    舉世勞為適,開門事不窮。
    年來復幾日,蟬去又鳴鴻。
    衰疾誰人問,閑情與酒通。
    四鄰寒稍靜,九陌夜方空。
    知老何山是,思歸愚谷中。

    673 《寄暉上人》 唐·姚合

    日出月復沒,悠悠昏與明。
    修持經幾劫,清凈到今生。
    林下知無相,人間苦是情。
    終期逐師去,不擬老塵纓。

    674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縣閑居)》 唐·姚合

    縣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繞舍惟藤架,侵階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675 《罷武功縣將入城》 唐·姚合

    乍拋衫笏覺身輕,依舊還稱學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從野老借牛耕。
    妻兒盡怕為逋客,親故相邀遣到城。

    676 《送分定歸靈夏》 唐·周賀

    南游多老病,見說講經稀。
    塞寺幾僧在,關城空自歸。
    帶河衰草斷,映日旱沙飛。
    卻到禪齋后,邊軍識衲衣。

    677 《送宗禪師(一作送僧歸南岳)》 唐·周賀

    衡陽到卻十三春,行腳同來有幾人。
    老大又思歸岳里,當時來漆祖師身。

    678 《送進士陳峣往睦州謁馮郎中》 唐·章孝標

    孤帆幾日程,投刺水邊城。
    倚棹逢春老,登筵見月生。
    飲酣杯有浪,棋散漏無聲。
    太守憐才者,從容禮不輕。

    邊塞軍旅將士

    679 《上江州李史君》 唐·朱慶馀

    起家聲望重,自古更誰過。
    得在朝廷少,還因諫諍多。
    經年愁瘴癘,幾處遇恩波。
    入境無馀事,唯聞父老歌。

    680 《郡齋獨酌(黃州作)》 唐·杜牧

    前年鬢生雪,今年須帶霜。
    時節序鱗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窮西海,四萬到洛陽。
    東南我所見,北可計幽荒。

    * 關于老幾的詩詞 描寫老幾的詩詞 帶有老幾的詩詞 包含老幾的古詩詞(43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