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翻討的詩詞(41首)

    21 《和石學士直舍晨興》 宋·宋祁

    高閣休殘暝,層梁逼早暾。
    芳風萬年樹,殘月九重閽。
    枕歇淵魚夢,裘貪睡貉溫。
    星杓壓城角,天漢落河源。

    22 《送謝公定作竟陵主簿》 宋·黃庭堅

    謝公文章如虎豹,至今斑斑在兒孫。
    竟陵主簿極多聞,萬事不理專討論。
    澗松無心古須鬣,天球不瑑中粹溫。
    落筆塵沙百馬奔,刻談風霆九河翻。

    23 《代書寄歐陽永叔四十韻》 宋·梅堯臣

    始謫夷陵日,當居建德年。
    一書冤逐客,四詠繼稱賢。
    自謂臨江徼,相逢莫我先。
    白醪封畫榼,素鯉養泓泉。

    24 《甲午雪》 宋·王令

    平居汩汩喜自墮,萬事過目不省窺。
    一年南北兩見雪,未始把筆成一詩。
    朝看氣象浩茫昧,夜歸瞑想通幽疑。
    夢乘虛空謁帝所,砆礩象柱承瓊榱。

    25 《新秋讀書》 宋·文同

    高風發遠籟,轉響為清商。
    隆曦減炎威,未晚先自涼。
    庭前碧桐樹,昨日聞早霜。
    朝來逐葉上,已暈一拂黃。

    26 《送蔡迨赴桂陽令》 宋·周必大

    工部詩題滿劍川,儀曹文筆照湖南。
    身行蜀棧曾幽討,舟掛吳帆又飽參。
    睎驥有心真自得,拔茅無術定誰慚。
    金蘭正好追英彥,蒲谷翻令試子男。

    27 《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 宋·洪咨夔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萬里泝天險,三峽為坤門。
    巨靈擘太華,飛出黃河源。
    余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28 《泊吳江寄胡武平》 宋·蔡襄

    遙夜吳江瀕,露坐鬚成葆。
    天空不帶云,野逈正收潦。
    徘徊波上月,滟漾浮光好。
    清風送炎歊,翻覺秋氣早。

    29 《郊居與八弟無斁讀書》 宋·晁補之

    坐狂得世捐,作官故不了。
    十年未弛負,半世不黔灶。
    居然顏玉雪,及是鬢蓬葆。
    碧山已焚魚,白水初種稻。

    30 《次韻子瞻廣陵會三同舍各以其字為韻其二孫巨》 宋·蘇轍

    巨源學從橫,世事夙討論。
    著書十萬字,辯如白波翻。
    諫坦適多事,憂心生病根。
    立談信無補,閉口出國門。

    31 《過東昌有感》 明·劉基

    夜發高唐灣,旦及東昌郭。
    喬樹拂疏星,霜飛月將落。
    仰觀天宇清,平見原野廓。
    白楊號悲風,蔓草杳漠漠。

    32 《書齋夏日》 宋·鄭剛中

    五月困暑濕,眾謂如蒸炊。
    惟我坐幽堂,心志適所怡。
    開窗面西山,野水平清池。
    菱荷間蒲葦,秀色相因依。
    幽禽蔭嘉木,水鳥時翻飛。
    文書任討探,風靜香如絲。
    此殆有至樂,難今俗子知。

    33 《送馮傳之》 宋·葉適

    我乞來荊州,足未曾出門。
    明明楚漢跡,莽莽風塵昏。
    茲復罷著書,梵譯專討論。
    頹然對白法,諸有不得存。

    34 《三月二十日張君輗約飲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為》 宋·方回

    城中殘春未識春,城外心賞無不有。
    今年春寒晚乃暖,尚余飛絮忘高柳。
    西湖孰謂西子老,雖老絕勝登徒丑。
    刺水乍見新荷翻,銜泥莫辨乳燕耦。

    35 《送范才元》 宋·李處權

    古云七尺驅,不及一尺面。
    紛紛閱人久,過眼今乃見。
    吾弟外門杰,籍甚東周彥。
    瀾翻倒三峽,浩博橫萬卷。

    36 《靜坐》 宋·李復

    一室蕭然不受塵,簾垂疏竹映深門。
    擁衾調氣煩呼吸,據案翻書費討論。
    南郭子綦初喪我,毗耶摩詰已忘言。
    盡傳息慮何須息,窮鑿無傷混沌存。

    37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祖父田園,積年荒廢。
    農不務耕,漁專討利。
    徹底掀翻自有人,去盡殘蘆并敗葦。
    雁過長空,影沉寒水,字字聲聲說大義。

    38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39 《釋迦出山相贊》 宋·釋宗杲

    正覺山前折卻本,三七日內心頭悶。
    卻來鹿苑討便宜,好與拽翻椎一頓。

    40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 關于翻討的詩詞 描寫翻討的詩詞 帶有翻討的詩詞 包含翻討的古詩詞(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