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懷王舊渚宮,沙棠舟去水煙空。孤叢不有幽香發,應沒江邊百草中。
要知滁上興如何,養拙偷安幸亦多。小郡既無衣襖使,豐年兼有袴襦歌。公余處處攜山屐,官醞時時泛海螺。病眼白頭唯醉睡,朝廷好事不聞他。
要見滁州謫宦情,信緣隨俗且營營。不夸兩制詞臣貴,多伴三班奉職行。樓堞倚空乘月上,樽罍有酒對山傾。升沉得喪何須同,況是浮生已半生。
聞步花磚喜復悲,所悲君較十年遲。銀臺曉入批丹詔,銅鏡秋開鑷白髭。宮錦細袍宣與著,內閑驕馬賜來騎。家門記得咸通事,莫忘論兵夜召時。
金鼎鹽梅偶未和,位高猶說野情多。宮墻月上開琴匣,道院風清響藥羅。留客旋燒含露筍,倩僧教種耐霜莎。孤寒知有為霖望,未忍江頭釣淥波。
有文殊佛來禪室,無復將軍顧草廬。肉眼錯看病居士,玉音猶記老尚書。
叩墀還笏今三閏,誓墓垂車又五春。賴有兩輪大圓鏡,當空照見戴盆人。
飲瓢未必臞顏氏,裹飯誰曾訪子來。天上人間唯玉帝,肯分雨露到枯荄。
樹精猶識呂翁仙,輿尉安知絳老賢。黃吻小兒吾語汝,古來天子禮高年。
喜孝肅才令次對,攜明逸手與同登。臣于二老非儔匹,慚愧虛加學士稱。
三重茅喜無乾雨,一瓣香祈大有年。卻笑癡人即山鑄,不如老子仰天田。
物色桐江垂釣客,招延商嶺茹芝翁。永歌帝閣薰弦里,密啟詞垣夾袋中。
曾為元禮登龍客,亦上昭王市駿臺。相與席間珠履說,此翁雖瞽有詩來。
翁參老龍華皓首,兒非逸驥附青云。瓣香先祝堯天子,次祝汾陽郭令君。
古人一飯必思償,恩大如天未易忘。囝罷白頭相告語,三生不可負容堂。
憶昔端平典冊新,三麻九制筆如神。內庭喚作真學士,晚輩推為老舍人。垂死遺言尤苦口,平生諫疏最嬰鱗。建功不作于潛死,誰為君王說厚倫。
回首楊州一夢馀,故交已直玉堂廬。寒暄未省通君實,窮薄空煩誦子虛。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殘年無復陪精論,開闔平生幾幅書。
鰲頂綸言古,蠅頭諫草忠。予環猶昨日,賜扇忽秋風。貌肅深衣叟,官同禿鬢翁。百年會有別,不料許匆匆。
自古稀全傳,于今獨重名。羞蒙彼相力,寧伴此群清。加璧猶堅臥,搘筇或散行。過江不大用,汪李兩端明。
五季驕諸鎮,終朝易千人。使無孔方癖,猶是晉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