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翠袖的詩詞(831首)

    661 《薔薇詩一首十八韻,呈東海侍郎徐鉉》 宋·李從善

    綠影復幽池,芳菲四月時。
    管弦朝夕興,組繡百千枝。
    盛引墻看遍,高煩架屢移。
    露輕濡彩筆,蜂誤拂吟髭。

    662 《驀山溪·草熏風暖》 宋·曹組

    草熏風暖,樓閣籠輕霧。
    墻短出花梢,映誰家、綠楊朱戶。
    尋芳拾翠,綺陌自青春,江南遠,踏青時,誰念方羈旅。
    昔游如夢,空憶橫塘路。

    663 《八六子·憶南洲》 宋·鄭熏初

    憶南洲。
    紺波縈繞,垂楊翠拂朱樓。
    念十載風流夢覺,滿身花影人扶,舊曾暗游。
    無言空愴離憂。

    664 《壽宗室》 宋·吳勢卿

    海珠吐月海水紅,翠竹巖近蓬萊宮。
    晨游東華天帝所,望舒前導參豐隆。
    帝曰炎圖億萬載,往哉汝諧盤石宗。
    授之虹玉金斗印,一佛出世群仙從。

    665 《云仙引》 宋·馮偉壽

    紫鳳臺高,紅鸞鏡里,馡馡幾度秋馨。
    黃金重,綠云輕。
    丹砂鬢邊滴粟,翠葉玲瓏煙剪成。
    含笑出簾,月香滿袖,天霧縈身。

    666 《劉阮天臺謠》 宋·王淮

    天臺山,乃在錢塘之南,甌越之間。
    上有撐云掛日千丈高峰挺岌?,下有奔雷噴雪萬仞深壑流
    潺湲。
    銀河倒瀉石梁滑,自非仙風道骨誰能攀。

    667 《和潔堂見壽十章》 宋·馬廷鸞

    道義挹親仁,詩書仰鄰富。
    翠蓬羞排門,驪珠驚滿袖。

    668 《次史德載韻示諸孫》 宋·牟巘

    我家無絳帳,貧賤人所棄。
    忽聞唔咿聲,老懷倍歡喜。
    比鄰亦驚怪,捩眼不敢睨。
    先生史魚直,自謂骨不媚。

    669 《蘭陵王·杏花坼》 宋·曹邍

    杏花坼。
    煙柳藏鴉翠陌。
    蘇堤上、人正踏青,嫩草茸茸襯羅襪。
    游絲掛晴塔。

    670 《滿江紅 天臺道中》 元·吳景奎

    翠逼籃輿,天臺路、樹迷煙際。
    襟袖冷、朔風初定,露華才墜。
    珠斗橫空孤嶂遠,金波搖月寒潭碎。
    問劉郎、采藥遇神仙,知何地。

    671 《滿江紅 天臺道中》 元·吳景奎

    翠逼籃輿,天臺路、樹迷煙際。
    襟袖冷、朔風初定,露華才墜。
    珠斗橫空孤嶂遠,金波搖月寒潭碎。
    問劉郎、采藥遇神仙,知何地。

    672 《滿江紅 歸故居答楊潤之》 元·吳景奎

    袖拂西風,臨古道、行行且止。
    遙指處、故園三徑,歸程十里。
    老虹青紅疏雨外,遠山紫翠斜陽里。
    更澄江、萬頃白鷗輕,天連水。

    673 《木闌花慢》 元·邢叔亨

    蒲縣泰山古廟,崇強似梵王宮。
    去踏翠沾靴,采薇滿擔,一袖香風。
    朝中大官佐政,輕衣蓋體坐肥驄。
    讒*面諛時尚,好人遁跡無蹤。

    674 《騫山溪 游靈源山》 元·冀國公主

    楚峰遠眺,山嵐凝芳樹。
    禾黍正離離,立西風、云煙向暮。
    青松瑟瑟,風送短笛聲,寒溪畔,翠微間,依約人間住。
    靈源待月,襟袖涼微度。
    把酒問青天,廣寒宮,知何處。
    中元吟賞好,預作中秋歸興逸,欲乘鸞,

    675 《瑞鷓鴣 贈歌童阿珍 詞品五》 元·滕賓

    分桃斷袖絕嫌猜。
    翠被紅*興不乖。
    洛浦乍陽新燕爾,巫山行雨左風懷。
    手攜襄野便娟合,背抱齊宮婉孌懷。
    玉樹庭前千載曲,隔江唱罷月籠

    676 《掃花游 送人》 元·朱唏顏

    津亭柳色,正舞翠毿毿,亂侵歌袖。
    驪駒送酒。
    竟東門祖席,賓僚勛舊。
    白發青衫,愁絕風流去后。

    677 《水龍吟 送侍御安公陜西行臺,用馬西麓韻》 元·張野

    瘦筇攜得風煙,歸來擬待閑吟嘯。
    濟時人物,天公又早,安排都了。
    鳳詔泥封,烏臺霜凜,好音新報。
    見西山一帶,浮嵐滴翠,晚色又添多少。

    678 《臨江仙·寶劍重磨光色顯》 元·高道寬

    寶劍重磨光色顯,圓明正照無邊。
    月華皓皓鎖蟾天。
    一輪含弘處,松檜幾居仙。
    滿目玉塵風舞動,銀峰鋪翠云軒。
    鶴來先報玉皇宣。
    跨鸞歸去也,拂袖朝天。

    679 《金陵舊院》 清·蔣超

    錦袖歌殘翠黛塵,樓臺塌盡曲池湮。
    荒園一種瓢兒菜,獨占秦淮舊日春。

    680 《送牧堂上人游五臺》 清·孔尚任

    層崖翠接尉藍天,百太清風待皎然。
    古雪難消山北面,春鶯懶到寺東邊。
    經色渡水何妨濕,衲袖穿花更覺鮮。
    不比人間行路苦,離情也廢一宵眼。

    * 關于翠袖的詩詞 描寫翠袖的詩詞 帶有翠袖的詩詞 包含翠袖的古詩詞(8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