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翠瓦的詩詞(179首)

    101 《琴劍歌送龍子高提學之閩》 明·張籌

    君不見王郎贈君龍泉之劍可三尺,彩緱消磨土花蝕。
    又不見桂子贈君神鳳之琴無一弦,錦囊零落珠絲縣。
    千年舊物連城璧,持至京都人未識。
    黃塵壓埃冰塞川,幾何不墜同瓦礫。

    102 《出峽》 宋·蘇軾

    入峽喜巉巖,出峽愛平曠。
    吾心淡無累,遇境即安暢。
    東西徑千里,勝處頗屢訪。
    幽尋遠無厭,高絕每先上。

    103 《入峽》 宋·蘇軾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探。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
    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
    余流細不數,遠勢競相參。

    104 《寄黎眉州》 宋·蘇軾

    膠西高處望西川,應在孤云落照邊。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掃雨余天。
    治經方笑《春秋》學,好士今無六一賢。
    (君以《春秋》受知于歐陽文忠公,公自號六一居士。
    )且待淵明賦歸去,共將詩酒趁流年。

    105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106 《游道場山何山》 宋·蘇軾

    道場山頂何山麓,上徹云峰下幽谷。
    我従山水窟中來,尚愛此山看不足。
    陂湖行盡白漫漫,青山忽作龍蛇盤。
    山高無風松自響,誤認石齒號驚湍。

    107 《聚星堂雪》 宋·蘇軾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初行雪。
    映空先集疑有無,作態斜飛正愁絕。
    眾賓起舞風竹亂,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無翠袖點橫斜,只有微燈照明滅。

    108 《秧馬》 宋·蘇軾

    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齊。
    嗟我婦子行水泥,朝分一壟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雞,筋煩骨殆聲酸嘶。
    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

    109 《清溪詞》 宋·蘇軾

    大江南兮九華西,泛秋浦兮亂清溪。
    水渺渺兮山無蹊,路重復兮居者迷。
    爛青紅兮粲高低,松十里兮稻千畦。
    山無人兮云朝躋,靄蒙蒙兮渰凄凄。

    110 《聚星堂雪(并敘)》 宋·蘇軾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禱雨張龍公,得小雪,與客會飲聚星堂。
    忽憶歐陽文忠作守時,雪中約客賦詩,禁體物語,于艱難中特出奇麗,爾來四十余年莫有繼者。
    仆以老門生繼公后,雖不足追配先生,而賓客之美殆不減當時,公之二子又適在郡,故輒舉前令,各賦一篇,以為汝南故事云。
    窗前暗響鳴枯葉,龍公試手行初雪。

    111 《秧馬歌(并引)》 宋·蘇軾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縛秧。

    112 《平山堂》 宋·王安石

    城北橫岡走翠虬,一堂高視兩三州。
    淮岑日對朱欄出,江岫云齊碧瓦浮。
    墟落耕桑公愷悌,杯觴談笑客風流。
    不知峴首登臨處,壯觀當時有此不。

    113 《城南聯句》 唐·韓愈

    竹影金瑣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葉,--韓愈
    翡翠開園英。

    114 《臨溪寺》 宋·范成大

    萬山繞竮伶,二水奔澒洞。
    亭亭林中寺,金碧燦檐棟。
    解鞍得蒲團,臥受瓦爐供。
    少捐一炊頃,暫作百年夢。

    115 《天童三閣》 宋·范成大

    松蘿冪天墮空翠,迎面風香三十里。
    曾宮亭亭隔瑤水,碧瓦瓊榱五云里。
    千佛當門無半偈,聲聞未解祖師意。
    遍參踏破青鞋底,前樓后閣玲瓏起。
    閑客那知如許事,東齋聽雨爛熳睡。
    覺來一轉聊布施,普請云堂來擬議。

    116 《立春大雪,招親友共春盤,坐上作》 宋·范成大

    積雪錮萬瓦,云容如死灰。
    豈惟梅柳寒,小槽冰春醅。
    東風乃多事,仍將六花來。
    兒婦曉翻餅,呵手把一杯。

    117 《題望海亭亭在臥龍絕頂》 宋·陸游

    瑞龍千丈何蜿蜒,蒼鱗翠鬣翔江邊。
    路逢鏡湖乃下駐,玩珠不去知何年。
    七州元帥擁畫戟,全家終日樓居仙。
    霜笳一曲入銀漢,碧瓦萬疊浮嵐煙。

    118 《游學射山遇景道人》 宋·陸游

    肩輿適青郊,飛屐登翠麓。
    余霜未泫瓦,晨日初掛木。
    推門覓黃冠,避客似奔鹿。
    雖無與晤語,清坐意亦足。

    119 《留題筠庵以茅蓋,層出如蘘衣然》 宋·楊萬里

    茂林修竹翠光中,那得披蘘一老翁。
    白石砌成珠子徑,黃茅里卻水晶宮。
    夏涼冬暖非人境,雪打霜封即釣篷。
    老子明朝便東去,更攜瓦枕享松風。

    120 《夏夜露坐二首》 宋·楊萬里

    山翠都成黑,天黃忽復青。
    月肥過半璧,云瘦不遮星。
    瓦鼓三四只,村酤一兩瓶。
    人皆笑我醉,我獨笑渠醒。

    * 關于翠瓦的詩詞 描寫翠瓦的詩詞 帶有翠瓦的詩詞 包含翠瓦的古詩詞(1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