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翠濕的詩詞(566首)

    81 《翠光巖》 宋·鄭得彝

    一棹巨川舟,相隨物外游。
    芳塵曾未逐,春興若為酬。
    酌石花陰濕,題巖蘚墨浮。
    沙鷗應笑我,留住瀫溪頭。

    82 《寄題安福劉道協涌翠樓》 宋·楊萬里

    讀書臺南山繞屋,恰如萬簪削青玉。
    讀書臺北山更多,又似碧海躍萬波。
    臺邊高人子劉子,架樓南北山圍里。
    醉中領客上上頭,忽驚平地翠浪浮。

    83 《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湯平甫知縣二首》 宋·周必大

    相君早日翼天飛,晚落江湖罪以微。
    好事一時開翠壁,佳名千古記黃扉。
    朝游要及鴉翻樹,夕返何妨螢濕衣。
    更得湯休奇絕句,后來誰憶謝玄暉。

    84 《題筆架山積翠樓》 宋·白玉蟾

    萬頃平田指掌間,松梢直上與檐干。
    云粘暮色月華濕,樹顫秋聲天籟寒。
    窗外好山千翡翠,屋頭修竹萬瑯玕。
    樓中嘯罷玉龍去,浩蕩天風生羽翰。

    85 《績溪二詠 翠眉亭》 宋·蘇轍

    誰安雙嶺曲彎彎,眉勢低臨戶牖間。
    斜擁千畦鋪淥水,稍分八字放遙山。
    愁霏宿雨峰巒濕,笑卷晴云草木閑。
    忽憶故鄉銀色界,舉頭千里見蒼顏。

    86 《績溪二詠其二翠眉亭》 宋·蘇轍

    誰安雙嶺曲彎彎,眉勢低臨戶牖間。
    斜擁千畦鋪淥水,稍分八字放遙山。
    愁霏宿雨峰巒濕,笑卷晴云草木閑。
    忽憶故鄉銀色界,舉頭千里見蒼顏。

    87 《外舅安撫游東湖一聊云潤衣紅濕池荷雨拂而清》 宋·劉學箕

    庚伏人間暑氣隆,納涼留客詠詩翁。
    潤衣紅濕池荷雨,拂面清泠檻竹風。
    沙觜舊痕平不露,野灣新漲曲相通。
    畫橈澹月人歸處,萬蓋翻翻涌翠筩。

    88 《感山十詠·翠鎖》 宋·姚勉

    濃綠滴濕衣,煙嵐翠交鎖。
    名韁莫能縶,方此不失我。

    89 《書滴翠巖壁》 宋·蒲壽宬

    蘿衣濕寒翠,苔錦上嶙峋。
    一榻千峰里,因詩憶古人。

    90 《翠芳園》 宋·董嗣杲

    翠挹南山樹石蒼,五花亭外萬花芳。
    云芝栱斗晴檐濕,金字屏風水榭涼。
    柳接蘇堤無空地,萍侵蘭枻有深坊。
    未幾移築仙宮邃,一本紅查委路傍。

    91 《翠瀑亭》 宋·陳巖

    濕翠拋來覺染衣,倚闌兀兀坐移時。
    偶因過雨添流水,增重棼絲曳練詩。

    92 《翠微峰》 宋·陳巖

    嵐氣陰陰淺色山,更分黛墨染松關。
    噴云泄霧空濛外,濕翠冷沾襟袖間。

    93 《涌翠為知觀周允升作》 宋·鄧深

    山翠來如涌,開軒不怕深。
    渾疑霏霧雨,已覺濕衣襟。
    世事歸楸局,泉聲當玉琴。
    道八塵外越,我欲剩追尋。

    94 《滴翠松》 宋·黃庚

    老翠蟠空一樣高,月分寒影落庭皋。
    哦詩猛把闌干拍,宿鶴驚飛露濕袍。

    95 《相和歌辭·江南曲八首》 唐·劉希夷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懸滄海闊,水隔洞庭深。
    煙景無留意,風波有異潯。
    歲游難極目,春戲易為心。

    96 《相和歌辭·大堤曲》 唐·楊巨源

    二八嬋娟大堤女,開爐相對依江渚。
    待客登樓向水看,邀郎卷幔臨花語。
    細雨濛濛濕芰荷,巴東商侶掛帆多。

    97 《舞曲歌辭·白纻辭二首》 唐·楊衡

    玉纓翠珮雜輕羅,香汗微漬朱顏酡。
    為君起唱白纻歌,清聲裊云思繁多,凝笳哀琴時相和。
    金壺半傾芳夜促,

    98 《發營逢雨應詔》 唐·虞世南

    豫游欣勝地,皇澤乃先天。
    油云陰御道,膏雨潤公田。
    隴麥沾逾翠,山花濕更然。
    稼穡良所重,方復悅豐年。

    99 《松山嶺應制》 唐·宋之問

    翼翼高旌轉,鏘鏘鳳輦飛。
    塵銷清蹕路,云濕從臣衣。
    白羽搖丹壑,天營逼翠微。
    芳聲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100 《江南曲八首》 唐·劉希夷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懸滄海闊,水隔洞庭深。
    煙景無留意,風波有異潯。
    歲游難極目,春戲易為心。

    * 關于翠濕的詩詞 描寫翠濕的詩詞 帶有翠濕的詩詞 包含翠濕的古詩詞(5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