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翠棹的詩詞(290首)
182
《西都賦》 兩漢·班固
漢之西都,在于雍州,實曰長安。
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
右界褒斜、隴首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
眾流之隈,汧涌其西。
敘事議論
184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186
《無題和唐李義山商隱》 明·楊基
嘗讀李義山《無題》詩,愛其音調清婉,雖極其秾麗,然
皆托于臣不忘君之意,而深惜乎才之不遇也。
客窗風雨,讀而悲之,為和五章。
一瓣芙蕖是彩舟,棹歌離思兩夷猶。
187
《眉峰水陸寺》 宋·趙某
貪觀眉嫵翠,艤棹碧云間。
蕭寺前臨水,丁家舊住山。
苔深僧跡靜,松冷鶴巢鰥。
拜手先祠下,奔馳覺汗顏。
189
《宴桃源/如夢令》 宋·曹遇
西湖辟暑棹扁舟。
忘機狎白鷗。
荷香十里供瀛洲。
山光翠欲流。
歌浩浩,思悠悠。
詩成興未休。
清風明月解相留。
琴聲萬籟幽。
190
《漁家傲·八十鄰翁頭似葆》 元·馬熙
八十鄰翁頭似葆。
為言環翠埋芳草。
不似圭塘風物鬧。
清晝好。
來游往往逢郊島。
細浪粼粼風裊裊。
柳絲柔直荷錢小。
鳧短鶴長無用較。
舟可棹。
扣舷重和漁家傲。
195
《江上行》 明·張時徹
東風乍雨還乍晴,十里百里聞流鶯。
春波渺渺凈素練,春山簇簇行畫屏。
江上花飛已如霰,澤中蒲柳何青青。
五陵俠客金騕褭,瀟湘美人瓊玉箏。
197
《江山萬里圖》 明·方孝孺
我昔奉敕辭金闕,西下巴川持使節。
仙槎二月出龍河,萬里春風掉晴雪。
吳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過蛾眉亭。
錦袍不見李供奉,白云遮斷三山青。
198
《金陵九思》 明·鄧氏
丁卯,王母歸咸京,余母子從。
經潯陽,兼彭澤,自鄖、襄入秦嶺而之長安。
王母庚午仙矣。
辛未,有先君子之變,夫子頻欲以我南,弗能也。
199
《游靈巖》 宋·富言
聞說靈巖境最幽,乘閑艤棹共追游。
飛泉翠滴半空雨,古樹陰連萬壑秋。
縹緲香煙籠梵榻,嵯峨山勢枕江流。
登臨眺望關河遠,惹起鄉思戀國愁。
200
《清渭八景·北澗雙流》 宋·何子舉
華溪有水綠如苔,迎會雙溪右澗來。
二派合流川兩道,四山環擁翠千堆。
尋源未許停漁棹,修禊應堪泛羽杯。
夾岸桃開爛漫,落紅隨浪泛天臺。
* 關于翠棹的詩詞 描寫翠棹的詩詞 帶有翠棹的詩詞 包含翠棹的古詩詞(29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