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翠微的詩詞(53首)

    21 翠微亭》 宋·林逋

    亭在江干寺,清涼更翠微
    秋階響松子,雨壁上苔衣。
    絕境長難得,浮生不擬歸。
    旅懷何計是,西崦入斜暉。

    22 翠微峰》 宋·無名氏

    洞里乾坤世莫知,時聞嘯鶴帶云歸。
    幾回洞口乘風立,欲挾飛仙入翠微

    23 《再登翠微亭和同年湯平甫知縣二首》 宋·周必大

    相君早日翼天飛,晚落江湖罪以微。
    好事一時開翠壁,佳名千古記黃扉。
    朝游要及鴉翻樹,夕返何妨螢濕衣。
    更得湯休奇絕句,后來誰憶謝玄暉。

    24 《題陳朝干山亭二首·翠微》 宋·姜特立

    高蹈煙霞遠世塵,翠微深處一紛巾。
    若非嚴瀨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25 《秋日翠微宮》 唐·李世民

    秋日凝翠嶺,涼吹肅離宮。
    荷疏一蓋缺,樹冷半帷空。
    側陣移鴻影,圓花釘菊叢。
    攄懷俗塵外,高眺白云中。

    26 《九日登高翠微亭分韻得滿字》 明·陶安

    山川甚雄麗,積雨為磨浣。
    天開秋氣清,游娛共蕭散。
    石徑接巉巖,興到行不懶。
    微霜護新晴,杲日送余暖。

    27 《題黃侍中翠微書舍(二解)》 明·王紳

    環池皆名山,山深積蒼翠。
    長夏晴雪飛,無云亦陰翳。

    28 翠微亭》 宋·孔武仲

    蠟屐縈紆洞府間,飛甍仍在最高巔。
    青山東去余無地,黃潦西來正接天。
    太子池塘煙漫漫,紫微蹤跡草芊芊。
    松枯石朽由來事,莫作常情嘆逝川。

    29 翠微峰》 宋·陳巖

    嵐氣陰陰淺色山,更分黛墨染松關。
    噴云泄霧空濛外,濕翠冷沾襟袖間。

    30 《題齊山翠微亭》 宋·喻良能

    山深云氣多,撥云尋徑入。
    但覺襟袖寒,不知濃翠濕。

    31 《斅顏魯公送挺赟歸翠微寺》 唐·盧綸

    挺赟惠學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
    一齋三請紀行詩,誚我垂鞭弄鳴鏑。
    寺懸金榜半山隅,石路荒涼松樹枯。
    虎跡印雪大如斗,閏月暮天過得無。

    32 翠微寺有感》 唐·劉禹錫

    吾王昔游幸,離宮云際開。
    朱旗迎夏早,涼軒避暑來。
    湯餅賜都尉,寒冰頒上才。
    龍髯不可望,玉座生塵埃。

    33 《題翠微寺》 唐·喻鳧

    沿溪又涉巔,始喜入前軒。
    鐘度鳥沈壑,殿扃云濕幡。
    涼泉墮眾石,古木徹疏猿。
    月上僧階近,斯游豈易言。

    34 《宿無可上人房(一作宿翠微寺)》 唐·馬戴

    稀逢息心侶,細話遠山期。
    河漢秋深夜,杉梧露滴時。
    風傳林磬響,月掩草堂遲。
    坐臥禪心在,浮生皆不知。

    35 《題翠微寺二十二韻(太宗升遐之所)》 唐·溫庭筠

    邠土初成邑,虞賓竟讓王。
    乾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铓。
    偃息齊三代,優游念四方。
    萬靈扶正寢,千嶂抱重岡。

    36 《題翠微寺二十二韻(太宗升遐之所)》 唐·溫庭筠

    邠土初成邑,虞賓竟讓王。
    乾符初得位,天弩夜收铓。
    偃息齊三代,優游念四方。
    萬靈扶正寢,千嶂抱重岡。

    37 《江上懷翠微寺空上人》 唐·崔涂

    旅泛本無定,相逢那可期。
    空懷白閣夜,未答碧云詩。
    暮雨潮生早,春寒雁到遲。
    所思今不見,鄉國正天涯。

    38 《木蘭花慢(題上饒郡圃翠微樓)》 宋·辛棄疾

    舊時樓上客,愛把酒、向南山。
    笑白發如今,天教放浪,來往其間。
    登樓更誰念我,卻回頭、西北望層欄。
    云雨珠簾畫棟,笙歌霧鬢云鬟。

    39 翠微亭》 宋·連久道

    涌壁千尋古面顏,仰憑天柱俯仙關。
    松間琱鏤軒墀月,未許詩人見一□。

    40 翠微亭》 宋·連久道

    行跡年來酬□希,獨□巖壑有深期。
    □□道士能相屬,請和空山木落詩。

    * 關于翠微的詩詞 描寫翠微的詩詞 帶有翠微的詩詞 包含翠微的古詩詞(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