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翠影的詩詞(1627首)

    281 《杭州天竺、靈隱二寺頃歲亦布衣一游…追思為詩二首》 唐·李紳

    翠巖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風碧嶂連。
    開盡春花芳草澗,遍通秋水月明泉。
    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煙。

    282 《卻望無錫芙蓉湖》 唐·李紳

    水寬山遠煙嵐迥,柳岸縈回在碧流。
    清晝不風鳧雁少,卻疑初夢鏡湖秋。
    丹橘村邊獨火微,碧流明處雁初飛。
    蕭條落葉垂楊岸,隔水寥寥聞搗衣。

    283 《華山慶云見》 唐·李紳

    圣主祠名岳,高峰發慶云。
    金柯初繚繞,玉葉漸氛氳。
    氣色含珠日,晴夫吐翠雰。
    依稀來鶴態,仿佛列山群。
    萬樹流光影,千潭寫錦文。
    蒼生欣有望,祥瑞在吾君。

    284 《賦得芙蓉出水》 唐·陳至

    菡萏迎秋吐,夭搖映水濱。
    劍芒開寶匣,峰影寫蒲津。
    下覆參差荇,高辭苒弱蘋.自當巢翠甲,非止戲赪鱗。
    莫以時先后,而言色故新。
    芳香正堪玩,誰報涉江人。

    285 《元夕京城和歐陽袞》 唐·陳去疾

    蘭焰芳芬徹曉開,珠光新靄映人來。
    歌迎甲夜催銀管,影動繁星綴玉臺。
    別有朱門春澹蕩,不妨芝火翠崔嵬。
    此時月色同沾醉,何處游輪陌上回。

    286 《元夕京城和歐陽袞》 唐·陳去疾

    蘭焰芳芬徹曉開,珠光新靄映人來。
    歌迎甲夜催銀管,影動繁星綴玉臺。
    別有朱門春澹蕩,不妨芝火翠崔嵬。
    此時月色同沾醉,何處游輪陌上回。

    287 《奉和四松》 唐·姚合

    四松相對植,蒼翠映中臺。
    擢干凌空去,移根劚石開。
    陰陽氣潛煦,造化手親栽。
    日月滋佳色,煙霄長異材。

    戰爭抒情喜悅

    288 《和李補闕曲江看蓮花》 唐·姚合

    露荷迎曙發,灼灼復田田。
    乍見神應駭,頻來眼尚顛。
    光凝珠有蒂,焰起火無煙。
    粉膩黃絲蕊,心重碧玉錢。

    289 《詠鏡》 唐·姚合

    鑄為明鏡絕塵埃,翡翠窗前掛玉臺。
    繡帶共尋龍口出,菱花爭向匣中開。
    孤光常見鸞蹤在,分處還因鵲影回。
    好是照身宜謝女,嫦娥飛向玉宮來。

    290 《句》 唐·姚合

    天遙來雁小,江闊去帆孤。
    (見《畫苑》,郭熙取作畫意)
    南陌游人回首去,東林道者杖藜歸。
    (詠道旁亭子)

    291 《竹》 唐·崔涯

    領得溪風不放回,傍窗緣砌遍庭栽。
    須招野客為鄰住,看引山禽入郭來。
    幽院獨驚秋氣早,小門深向綠陰開。
    誰憐翠色兼寒影,靜落茶甌與酒杯。

    292 《西山廣福院》 唐·章孝標

    野寺孤峰上,危樓聳翠微。
    卷簾滄海近,洗缽白云飛。
    竹影臨經案,松花點衲衣。
    日斜登望處,湖畔一僧歸。

    293 《前相國贊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暫還憩…十四首奉寄》 唐·裴潾

    動復有原,進退有期。
    用在得正,明以知微。
    夫惟哲人,會且有歸。

    294 《憶云陽宅》 唐·張祜

    一別云陽宅,深愁度歲華。
    翠濃春檻柳,紅滿夜庭花。
    鳥影垂纖竹,魚行踐淺沙。
    聊當因寤寐,歸思浩無涯。

    295 《憶云陽宅》 唐·張祜

    一別云陽宅,深愁度歲華。
    翠濃春檻柳,紅滿夜庭花。
    鳥影垂纖竹,魚行踐淺沙。
    聊當因寤寐,歸思浩無涯。

    296 《和杜使君九華樓見寄》 唐·張祜

    孤城高柳曉鳴鴉,風簾半鉤清露華。
    九峰聚翠宿危檻,一夜孤光懸冷沙。
    出岸遠暉帆欲落,入谿寒影雁差斜。
    杜陵歸去春應早,莫厭青山謝脁家。

    297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唐·朱慶馀

    閑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
    隔水蟬鳴后,當檐雁過時。
    雨馀槐穟重,霜近藥苗衰。
    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298 《題君山/洞庭詩》 唐·雍陶

    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山水景點

    299 《張好好詩》 唐·杜牧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300 《張好好詩》 唐·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
    后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
    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女子

    * 關于翠影的詩詞 描寫翠影的詩詞 帶有翠影的詩詞 包含翠影的古詩詞(16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