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翠合的詩詞(714首)
642
《春閨》 宋·陳允平
終日懷人倚翠闌,別長愁寬釧金寬。
顰眉鈿葉拋鴛甃,彈淚燈花落鳳盤。
梅粉有香供夜雨,柳絲無力受春寒。
階前拾得相思子,自結羅囊繡合歡。
643
《梅梁堰》 宋·陳允平
廟近云濤觀,山遙翠欲重。
只應溪上木,便是洞中龍。
堰折潮歸海,欞迎浪答鐘。
斷碑荒鮮合,終古載靈蹤。
644
《香奩體》 宋·陳允平
小院薰風滿,閑庭白晝長。
靖蜓楊柳岸,鸂鶒芰荷塘。
云合朱檐卸,山高翠閣涼。
蔓滋青薜荔,芽長紫良姜。
647
《重約游山》 宋·董嗣杲
江州廬山陰,萬象蘊奇秘。
笑扶鬼面行,趁云步幽邃。
虎跡過溪明,龍氣蟠松翠。
香爐紫煙合,燦若金布地。
648
《斷橋》 宋·董嗣杲
繡轂青驄驟晚風,柳絲翠裊石闌紅。
彩篙刺水停飛鷁,華表侵云截臥虹。
杖屨誰歸瀛嶼去,笙歌自補玉壺空。
重招張祜商新詠,不與當時蘚合同。
649
《入廬山》 宋·董嗣杲
斷隴橫溪出酒旗,乘疲小憩晚陰時。
幽林合翠痕痕凈,遠瀑飛瓊派派奇。
水迥起風傳鸛垤,村荒入夕見雞塒。
竹間誰拂農家壁,覓寫如今夜醉詩。
651
《次翁正叔溪山勝游之韻》 宋·華岳
溪南風物照窗扉,溪北蘭舟纜翠微。
雙槳碧云苔浦合,一簾紅雨杏花飛。
只知有酒酬佳景,卻恨無繩系落暉。
更約風流眾年少,明朝依舊莫相違。
652
《郊祀慶成詩》 宋·王炎
燕翼傳丕緒,龍飛襲慶基。
萬年新景命,三歲始親祠。
修己崇仁儉,承顏洽孝慈。
和平調玉燭,靜謐偃鋒旗。
655
《鶯啼序》 元·王哲
鶯啼序時繞紅樹。
應當做主。
騁嚶嚶、瑩瑩聲音,弄晴調舌秤羽。
潛身在、朱林茂處。
656
《水龍吟 至元二十三年丙戌孟冬二十八日小雪》 元·王惲
,而釋潤于春澤,其應時瑞,數年以來,未之見也,實可為明時慶,因作樂府水龍吟以紀其和。
予平昔屢嘗賦此,未免掇拾故事,張皇景氣而已。
茲篇之作,頗體白戰,抑老懷,略見樸忠之至,畎畝不忘之意也畫樓十日春陰,晚風吹作冰花轉。
初冬中候,應時呈瑞,幾年未見。
657
《喻賣松者》 宋·釋智圓
莫嫌人不買,人亦愛蒼翠。
卻是歲寒根,難種塵埃地。
且歸栽潤底,映水成嘉致。
他年茍合拱,采取不我棄。
天子建明堂,此為棟梁備。
658
《從幸儀鳳閣觀雙竹奏御》 宋·宋庠
曲密叢楹地,檀樂瑞植場。
靈姿紛并秀,圓節儼相當。
聯景知宗茂,同根識幹韁。
翠浮睢苑日,寒待帝園霜。
合響天供籟,分枝玉薦蒼。
即看蕃寶實,儀鳳就徊翔。
660
《三山亭》 宋·陶弼
諸峰不及此三峰,翠影多年路未通。
野老傳來無地主,神仙留待與山翁。
琱弓射滅虎狼跡,長劍劈開荊棘叢。
吏引旌旗先險阻,匠營樓閣出虛空。
* 關于翠合的詩詞 描寫翠合的詩詞 帶有翠合的詩詞 包含翠合的古詩詞(7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