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羲之的詩詞(277首)

    41 《次韻趙景貺督兩歐陽詩破陳酒戒》 宋·蘇軾

    商也哀未散,歲月忽已秋。
    祥琴雖未調,余悲不敢留。
    矧此乃韻語,未入金石流。
    羲之生五子,總角出銀鉤。

    42 《韓子華石淙莊》 宋·蘇軾

    絳侯百萬兵,尚畏書牘背。
    功名意不已,數與危機會。
    我公抱絕識,凜凜鎮橫潰。
    欲收伊呂跡,遠與巢由對。

    43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冰池》 宋·蘇軾

    不嫌冰雪繞池看,誰似詩人巧耐寒。
    記取羲之洗硯處,碧琉璃下黑蛟蟠。

    44 《葉宗裔為令叔求竹山詩》 宋·戴復古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賢。
    蘭亭價為羲之重,峴首名因叔子傳。
    紫翠數峰長在眼,瑯玕萬個欲參天。
    老夫身墮塵埃底,遙挹清風亦灑然。

    45 《南安王使君領客湛泉流觴曲水》 宋·戴復古

    橫浦堂前舉一卮,古榕陰下坐多時。
    連朝好雨千山澗,昨夜新秋一葉知。
    梅嶺鄉來逢行者,蘭亭今日又羲之
    家聲不墜風流在,如見初寮說好詩。

    46 《已亥雜詩 158》 清·龔自珍

    靈鷲高華夜吐云,山凹指點舊家墳。
    千秋名教吾誰愧,愧讀羲之誓墓文。

    47 《贈王明清》 宋·曾幾

    吾宗擇婿得羲之,令子傳家又絕奇。
    甥舅從來多酷似,弟兄如此信難為。

    48 《酬秘閣黃少卿因見所作洞霄宮碑且有題記》 宋·楊億

    譙郡增嚴李母祠,神龜矯首負碑。
    豆萁已乏不休思,韭臼兼無絕妙辭。
    翠琰雄文慚內史,黃庭美翰枉羲之
    蓬邱麗句偏相許,勝得山龍袞服披。

    49 《次韻丞相柳湖席上》 宋·鄭獬

    湖上春深不見沙,畫橋飛影入晴霞。
    園林到處消得酒,風雨等閒飛盡花。
    令罰艷歌傳盞急,詩成醉墨落箋斜。
    蘭亭樂事無絲管,待與羲之子細夸。

    50 《贈沖雅師》 宋·鄭獬

    姑孰上人溪上居,碧松搖雨晚涼初。
    誰將六角竹枝扇,來問羲之覓草書。

    51 《送王敏夫判官赴舉京師》 宋·強至

    郄公門下識羲之,風骨無塵聳秀姿。
    壯氣海鯤翻碧浪,逸才天馬脫金羈。
    旋憑辭律趨明試,首聽文衡中有司。
    太學舊游應刮目,青衫事業盛當時。

    52 《登蕺山》 宋·樓鑰

    晚步蕺山上,休辭腳力窮。
    八松不礙眼,萬里欲乘風。
    逸興浮滄海,高歌徹太空。
    羲之不可見,猶得想胸中。

    53 《題歸宗寺》 宋·魏了翁

    憒憒深源與會稽,識時惟有一羲之
    千年誤作能書看,謾說鵝池與墨池。

    54 《平江送連亨叟赴省》 宋·陳藻

    吾廬元在亮功坊,祖母東街家姓張。
    舅翁官小先富強,有子破蕩開書堂。
    我隨表伯學文章,忽然好怪不好常。
    走師月魚舍莆陽,三山士子厭我狂。

    55 《涪陵令李坤幼隨母冒姓今復姓》 宋·項安世

    孝子生平三釜悲,故人解后一寒疑。
    亦知自講陶朱事,不同戲題臣向詩。
    舊天夫人稱李衛,如今弟子即羲之
    姓同名獨吾何憾,厚德真堪慰所思。

    56 《挽妹婿汪汻四首》 宋·許月卿

    亡恙壁巖日,媒云婦有依。
    世秋君六世,時事彼一時。
    寂寞吾州隔,諸孤我妹慈。
    九京逢桂老,東坦愧羲之

    57 《懷古》 宋·陳宓

    羲之誓墓終不仕,幼輿挑女因折齒。
    清高足以激懦貪,曠達端能喪廉恥。

    58 《延平郡齋分韻》 宋·陳宓

    百年琢就流杯石,來泛清波未半時。
    幸有九賢俱畢集,卻嫌當坐欠羲之

    59 《詠史下·王羲之》 宋·陳普

    不緣廓廟盡談空,安得狐貍嘯晉宮。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謝萬作三公。

    60 《讀素問十六首》 宋·方回

    煌煌金蘭室,歷歷玉版文。
    羲之所為,傳逮軒轅君。
    妙測天人際,豈徒針藥云。
    予實有左癖,此豈非三墳。

    * 關于羲之的詩詞 描寫羲之的詩詞 帶有羲之的詩詞 包含羲之的古詩詞(2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