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群法的詩詞(371首)
161
《奉贈宣義大師英公》 宋·李若拙
昔歲高名動九重,衡山別后碧云空。
紫袍親受龍墀上,白足頻登虎殿中。
小篆每輕秦相法,隸書猶鄙晉臣功。
多才多藝如師少,當世群賢盡嚮風。
163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164
《次韻梁尉秦碑》 宋·莫濟
六王失國四海歸,秦皇東刻南巡碑。
法因史籀有增減,名與蒼頡爭飛馳。
自言功德可歌頌,黔首個個愚無知。
海神何故獨拒命,風濤塞路蟠蛟螭。
167
《和佛印》 宋·釋元凈
久仰真風揚四海,今朝邂逅欲生蓮。
法燈晃耀皆蒙照,佛印靈玄孰可傳。
諸子叢林禪里老,十方塵剎上中天。
爍迦羅眼周三際,豁破群迷量廓然。
169
《李暮吹笛歌》 宋·四錫
洛陽少年稱李暮,眾推橫笛多功夫。
當時教坊第一部,算得比衣皆不如。
天津楊柳籠橋綠,朧月澹煙何處宿。
不怕金吾禁夜嚴,偷得新翻禁中曲。
171
《越問·越釀》 宋·孫因
揚州之種宜稻兮,越土最其所宜。
稬種居其十六兮,又稻品之最奇,自海上以漂來兮,伊仙公之遺育。
別黃秈與金釵兮,紫珠貫而累累。
172
《劉松年山居圖》 明·唐肅
曾逐大茅君,峰頭臥古云。
鳥青呼作使,鶴白養成群。
客較丹砂法,童窺玉券文。
近來煙火斷,花氣作壚熏。
174
《元石》 宋·吳文震
卷石之中有道存,巖巖氣象峻于天。
巍乎近取舜為法,早爾如群孔在前。
跨六鰲頭觀戴極,出群龍首要承乾。
圣門所重非科第,向上工夫合勉旃。
175
《別永福張景山》 宋·五邁
我友滿天下,面交如斗量。
最晚得張子,群中孤鳳凰。
秀氣分高蓋,妙年侔洛陽。
趨向頗近道,才具已老蒼。
176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177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178
《琴》 宋·趙崇森
群胥推案去,一客抱琴來。
喚起高山趣,驅除俗吏埃。
耳根從此凈,指法看君開。
剩欲傳佳操,仙舟且莫回。
179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180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 關于群法的詩詞 描寫群法的詩詞 帶有群法的詩詞 包含群法的古詩詞(37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