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羞人的詩詞(1868首)

    741 《霓裳中序第一(春晚旅寓)》 宋·姜個翁

    園林罷組織。
    樹樹東風翠云滴。
    草滿舊家行跡。
    是鼓舞得聲聲,曉鶯如覓。

    742 《鳳凰臺上憶吹簫(秋意)》 宋·吳元可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后輕陰。
    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閑吟。
    秋在西樓西畔,秋較淺、不似情深。
    夜來月,為誰瘦小,塵鏡羞臨。

    743 《鳳棲梧(舞酒妓)》 宋·劉天迪

    一翦晴波嬌欲溜。
    綠怨紅愁,長為春風瘦。
    舞罷金杯眉黛皺。
    背人倦倚晴窗繡。
    臉暈潮生微生微帶酒。
    催唱新詞,不應頻搖手。
    閑把琵琶調未就。
    羞郎卻又垂紅袖。

    744 《念奴嬌(秋日牡丹)》 宋·彭泰翁

    九華驚覺,又偷承雨露,羞勻春色。
    岸蓼汀蘋成色界,未必天香人識。
    粉涴脂凝,霜銷霧薄,嬌顫渾無力。
    黃昏月掩,山城那更聞笛。

    745 《憶舊游(雨中海棠)》 宋·彭泰翁

    玉環扶淺醉,翠袖籠寒,香汗初融。
    昨夜殘妝在,最難勝珠絡,都沁鉛紅。
    朝云低護深約,蜂蝶不知蹤。
    奈燕子情多,斜飛輕觸,淚灑羞容。

    746 《霜天曉角(祭雙廟樂章)》 宋·楊均

    初獻
    丹楹轉月。
    金繡紛幢鉞。
    勛在有唐宗社,人千載、仰英烈。

    747 《慶州敗》 宋·蘇舜欽

    無戰王者師,有備軍之志。
    天下承平數十年,此語雖存人所棄。
    今歲西戎背世盟,直隨秋風寇邊城。
    屠殺熟戶燒障堡,十萬馳騁山岳傾。

    古詩三百首初中古詩賞花

    748 《石蒼舒醉墨堂》 宋·蘇軾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何用草書夸神速,開卷惝恍令人愁。
    我嘗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游。

    書法

    749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750 《圈虎行》 清·黃景仁

    都門歲首陳百技,魚龍怪獸罕不備;
    何物市上游手兒,役使山君作兒戲。
    初舁虎圈來廣場,傾城觀者如堵墻;
    四周立柵牽虎出,毛拳耳戢氣不揚。

    地方詠史懷古感慨

    751 《紅毛刀歌》 清·秋瑾

    一泓秋水凈纖毫,遠看不知光如刀。
    直駭玉龍蟠匣內,待乘雷雨騰云霄。
    傳聞利器來紅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節解,斷頭不俟鋒刃交。

    詠史懷古

    752 《中呂·山坡羊》 元·陳草庵

    伏低伏弱,裝呆裝落,是非猶自來著莫。
    任從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
    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身無所干,心無所患,一生不到風波岸。

    小令諷喻抒情

    753 《木蘭花慢·上元》 清·朱彝尊

    今年風月好,正雪霽、鳳城時。
    把魚鑰都開,鈿車溢巷,火樹交枝。
    參差鬧蛾歌后,聽笛家齊和《落梅》詞。
    翠幌低懸錄蔌(二字四頭),紅樓不閉葳蕤。

    754 《蝶戀花(四首)》 清·莊棫

    城上斜陽依碧樹。
    門外斑騅,見了還相顧。
    玉勒珠鞭何處住?
    回頭不覺天將暮。

    婉約西湖寫景

    755 《行路難·其二》 唐·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唐詩三百首樂府失意嘆息

    756 《幼女詞》 明·毛鉉

    下床著新衣,初學小姑拜。
    低頭羞見人,雙手結裙帶。

    古詩三百首少女

    757 《女冠子·四月十七》 唐·韋莊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宋詞三百首愛情離別相思

    758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759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老師

    760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 關于羞人的詩詞 描寫羞人的詩詞 帶有羞人的詩詞 包含羞人的古詩詞(186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