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者會陽公,熊軾始西還。不斷吳松江,但取江中山。千巖與萬壑,歸置函丈間。白云生宴坐,青壁照蒼顏。
華堂左右皆山川,登堂一見心茫然。松林忽在素壁上,幾杖卻對陰崖前。百年老樹橫高枝,正當太古陰云垂。近前細看才拱把,生氣凜凜如十圍。
壞道哀湍鬼火青,山間留得觀沖名。仙宮分置玄真像,想見開元舊太平。
杖藜無事歷危坡,一片清寒鏡面磨。極目盡時知水闊,置身高處見秋多。此時不著登山屐,到處還成測海螺。遙想高人閑物外,故應不與世同波。
惟昔清獻公,二年蜀中歸。歸載無長物,一琴而一龜。龜屬煙霞想,琴寓山水思。婆娑二物間,德容儼怡怡。
阮籍頗推咸,謝安已舉玄。盛事如昨日,風流想當年。嶷嶷次對公,人物藝且賢。文忠命世豪,植本浚其源。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