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罷案的詩詞(76首)

    41 《過秦論》 兩漢·賈誼

    上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

    42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43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44 《子虛賦》 兩漢·司馬相如

    楚使子虛使于齊,王悉發車騎,與使者出田。
    田罷,子虛過奼烏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烏有先生問曰:“今日田樂乎?”子虛曰:“樂。
    ”“獲多乎?”曰:“少。

    諷諫

    45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46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47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48 《念奴嬌·暗黃著柳》 宋·連仲宣

    暗黃著柳,漸寒威收斂,日和風細。
    □□端門初錫宴,郁郁蔥蔥佳氣。
    太一行春,青藜照夜,夜色明如水。
    鰲山彩結,恍然移在平地。

    49 《玉爐三澗雪 妙用》 元·王丹桂

    罷論古人公案,且呈自己門風。
    三更三點扣齋鐘。
    便是予家妙用。
    湛湛空花形象,澄澄水月儀容。
    兩番消息一番同。
    看你如何拈弄。

    50 《鈞天》 宋·毛吾竹

    鳶飛魚躍,鳧短鶴長。
    各適其適,孰尤彼蒼。
    奈何人異於萬物,身備乎五常。
    學關乎經濟,志效乎忠良。

    51 《眾樂亭》 宋·吳充

    使君新自四明歸,邀我同為眾樂詩。
    山川可愛惜不見,晝想夕思心為罷。
    怳然神遇若有得,齎身乃在天之涯。
    漲海連空四無岸,天吳卻坐鮫人觀。

    52 《贈惠山僧惠表》 宋·蘇軾

    行遍天涯意未闌,將心到處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嚴》已不看。
    欹枕落花馀幾片,閉門新竹自千竿。
    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

    53 《秋日郊居》 宋·陸游

    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
    授罷村書閉門睡,終年不著面看人。

    54 《柳初新·東郊向曉星杓亞》 宋·柳永

    東郊向曉星杓亞。
    報帝里、春來也。
    柳抬煙眼,花勻露臉
    ,漸峴綠嬌紅姹。

    55 《秋日四首》 宋·宋祁

    秋氣颯然爽,宴居差有情。
    蠅休幾案潔,蟬罷亭皋清。
    溪水照心碧,云山刮眼明。
    其如歲云晏,天地莽崢嶸。

    56 《秋懷十首》 宋·張耒

    歲暮無所為,官門聊飲酒。
    家貧乏肴果,擷蔬不盈手。
    要歸一醉爾,寧復計薄厚。
    頹然幾案間,樗散忘宇宙。

    57 《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 宋·黃庭堅

    宮槐弄黃黃,蓮葉綠婉婉。
    時同二三友,竹軒涼夏晚。
    駕言都城南,以望征車返。
    何知苦淹回,及此秋景短。

    58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59 《甲寅元月二首》 宋·劉克莊

    少小逢場老罷休,衰殘更閱幾春秋。
    瓜牛廬有親情賀,羅譽門無謁刺留。
    夢斷玉皇香案畔,詩成田舍火壚頭。
    賜駒牽與蕭京兆,歸去姑乘款段游。

    60 《夏日閑書墨君堂壁二首》 宋·文同

    先人有敝廬,涪水之東邊。
    我罷漢中守,歸此聊息焉。
    是時五六月,赤日烘遙天。
    山川盡糝燥,草木皆焦燃。

    * 關于罷案的詩詞 描寫罷案的詩詞 帶有罷案的詩詞 包含罷案的古詩詞(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