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隘寧為異,言深敢自欺。如何幕中辯,翻作暗投疑。行李秋將半,家園菊正滋。反躬端得味,當復有余師。
咄咄復咄咄,北地多霜雪。誰能路坦夷,驥足亦遭跌。天地本不惡,鳳翅乃爾折。材大用則小,人巧已則拙。
共惟漢從官,三仕屈吾指。前輩有鄭公,后來王趙耳。更生初去國,玉色欣共理。我時見一葉,已識秋風起。
一江秋水散芙渠,笑賣扁舟下五湖。北學自憐非楚產,東歸安得與公俱。同年進士今丞相,六館諸生舊講徒。朱橘白魚留不住,洞庭橙熟有新鱸。
湖光不動見魚蝦,敗紙殘編數十家。巖桂叢中三四客,醉歸人得一瓶花。
遑遑魯東丘,結友得聃耳。兩家千歲后,尚復通爵里。況予與先世,相去百年邇。常恨會面難,此意恐遂已。
一年吟抱寄京華,幾度相逢說永嘉。夢入西山尋枸杞,約歸東閣看梅花。風霜推拉知何事,雨露生成自有涯。應笑屈平終不返,空留遺恨在長沙。
黎侯無補邑之民,業已言歸豈誑人。中露泥中非所戀,子規何用更諄諄。
輕舍柴桑悔欲追,雖無所激亦謀歸。子規大似相知淺,猶慮淵明未見機。
陶令先幾歸去來,云何謝令要人催。子規誤認陶為謝,莫怪區區勸又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