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罷復的詩詞(638首)

    281 《西江月·五柳坊中煙綠》 宋·向子諲

    政和間,余卜筑宛丘,手植眾薌,自號薌林居士。
    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擾,故廬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
    紹興癸丑,罷帥南海,即棄官不仕。
    乙卯起,以九江郡復轉漕江東,入為戶部侍郎。

    豪放柳樹寫景抒懷

    282 《劍舞》 宋·史浩

    聲之融曳,思舞態之飄飖。
    爰有仙童,能開寶匣。
    佩干將莫邪之利器,擅龍泉秋水之嘉名。
    鼓三尺之瑩瑩,云間閃電;橫七星之涼涼,掌上生風。

    283 《青玉案》 宋·黃公度

    之。
    及泉幕任滿,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雖知非當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駕,故寓意此詞。
    道過分水嶺,復題詩云:“誰知不作多時別。
    ”又題崇安驛詩云:“睡美生習曉色催。

    寒食節思鄉

    284 《木蘭花慢(看春有感)》 宋·呂勝己

    平生花恨少,又那得、酒中愁。
    自禪板停參,薄團悟罷,身世忘憂。
    南柯舊時太守,盡當年、富貴即時休。
    莫羨癡兒小子,心心念念封候。

    285 《齊天樂(秋興)》 宋·史達祖

    闌干只在鷗飛處,年年怕吟秋興。
    斷浦沉云,空山掛雨,中有詩愁千頃。
    波聲未定。
    望舟尾拖涼,渡頭籠暝。

    286 《水調歌頭(和梅翁韻預賦山中樂,己未中秋中_書于老香堂)》 宋·吳潛

    已是三堪樂,更是百無憂。
    山朋溪友呼酒,互勸復爭酬。
    釣水肥鮮鳊鱖,采樹甘鮮梨栗,罷稏一齊收。
    樹底飛罷蓋,溪上放輕舟。

    287 《八聲甘州(和鄧中甫中秋)》 宋·劉辰翁

    看團團、一物大如杯,時復幾何秋。
    俯天涯海角,今來古往,人物如流。
    想見霓裳歌罷,無物與澆愁。
    惟有當時樹,香滿瓊樓。

    288 《水調歌頭(自龍眠李氏夜過臞山康氏,走筆和其家燈障水調,迫暮始歸)》 宋·劉辰翁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時晴。
    長街燈火三兩,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時庭,傳說個般障子,無路與君行。
    推手復卻手,都付斷腸聲。

    送別寫景寫人

    289 《水調歌頭》 宋·劉辰翁

    百千孫子子,八十老翁翁。
    人間天下清福,閱世苦難同。
    誰嘆東門獵倦,誰笑南陽舞罷,萬事五更鐘。
    但愿人長久,聊復進杯中。

    290 《賀新郎》 宋·王奕

    醉醒瓊花露。
    買扁舟、邵伯津頭,向秦郵去。
    流水孤村鴉萬點,憶少游、回首斜陽樹。
    又訪著、山陽酒侶。

    春天寫景抒情離愁思念

    291 《法曲獻仙音(和朱靜翁青溪詞)》 宋·王奕

    九曲青溪,千年陳跡,往事不堪依據。
    老我重來,海干石爛,那復斷碑殘礎。
    應訝野王當日,三弄罷、乍無語。
    □□□。

    292 《賀新郎》 宋·王奕

    醉醒瓊花露。
    買扁舟、邵伯津頭,向秦郵去。
    流水孤村鴉萬點,憶少游、回首斜陽樹。
    又訪著、山陽酒侶。

    293 《法曲獻仙音(和朱靜翁青溪詞)》 宋·王奕

    九曲青溪,千年陳跡,往事不堪依據。
    老我重來,海干石爛,那復斷碑殘礎。
    應訝野王當日,三弄罷、乍無語。
    □□□。

    宋詞精選詠物月亮寓理

    294 《賀新郎(及第作)》 宋·姚勉

    嘗不喜舊詞所謂‘宴罷瓊林,醉游花市,此時方顯男兒志。
    ’以為男兒之志,豈止在醉游花市而已哉,此說殊未然也,必志於致君澤民而後可,嘗欲作數語易之而未暇。
    癸丑叨忝誤恩,方圓前話,以為他日魁天下者之勸,非敢自炫也。
    夫以天子之所親擢,蒼生之所屬望,當如之何而後可以無負之哉。

    295 《詠梅九首》 明·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梅花組詩

    296 《陳涉世家》 兩漢·司馬遷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初中文言文詠史傳記敘事

    297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298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 兩漢·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于諸侯。
    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299 《羌村三首·其三》 唐·杜甫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初中古詩生活感激

    300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宋·朱熹

    納湖
    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

    詠物寫景抒懷壯志難酬隱居生活

    * 關于罷復的詩詞 描寫罷復的詩詞 帶有罷復的詩詞 包含罷復的古詩詞(6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