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羅初的詩詞(993首)

    261 《霓裳羽衣舞歌》 唐·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
    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間俗衣服。

    敘事音樂舞蹈

    262 《對火玩雪》 唐·白居易

    平生所心愛,愛火兼憐雪。
    火是臘天春,雪為陰夜月。
    鵝毛紛正墮,獸炭敲初折。
    盈尺白鹽寒,滿爐紅玉熱。

    送別惜別寫人

    263 《和春深二十首》 唐·白居易

    何處春深好,春深富貴家。
    馬為中路鳥,妓作后庭花。
    羅綺驅論隊,金銀用斷車。
    眼前何所苦,唯苦日西斜。

    264 《勸酒十四首·何處難忘酒七首》 唐·白居易

    何處難忘酒,長安喜氣新。
    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
    省壁明張榜,朝衣穩稱身。
    此時無一醆,爭奈帝城春。

    265 《勸酒十四首·何處難忘酒七首》 唐·白居易

    何處難忘酒,長安喜氣新。
    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
    省壁明張榜,朝衣穩稱身。
    此時無一醆,爭奈帝城春。

    266 《池上即事》 唐·白居易

    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帶當風掛薜蘿。
    鈿砌池心綠蘋合,粉開花面白蓮多。
    久陰新霽宜絲管,苦熱初涼入綺羅。
    家醞瓶空人客絕,今宵爭奈月明何。

    詠史懷古感傷

    267 《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游戲贈五十韻(見才調集)》 唐·白居易

    憶昔嬉游伴,多陪歡宴場。
    寓居同永樂,幽會共平康。
    師子尋前曲,聲兒出內坊。
    花深態奴宅,竹錯得憐堂。

    268 《觀繩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 唐·劉言史

    泰陵遺樂何最珍,彩繩冉冉天仙人。
    廣場寒食風日好,百夫伐鼓錦臂新。
    銀畫青綃抹云發,高處綺羅香更切。

    269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進詩一首》 唐·李德裕

    宛轉龍歌節,參差燕羽高。
    風光搖禁柳,霽色暖宮桃。
    春露明仙掌,晨霞照御袍。
    雪凝陳組練,林植聳干旄。

    270 《鴛鴦篇》 唐·李德裕

    君不見昔時同心人,化作鴛鴦鳥。
    和鳴一夕不暫離,交頸千年尚為少。
    二月草菲菲,山櫻花未稀。

    271 《上巳日贈都上人》 唐·殷堯藩

    三月初三日,千家與萬家。
    蝶飛秦地草,鶯入漢宮花。
    鞍馬皆爭麗,笙歌盡斗奢。
    吾師無所愿,惟愿老煙霞。

    272 《拋纏頭詞》 唐·施肩吾

    翠娥初罷繞梁詞,又見雙鬟對舞時。
    一抱紅羅分不足,參差裂破鳳凰兒。

    273 《貽美人》 唐·章孝標

    諸侯帳下慣新妝,皆怯劉家薄媚娘。
    寶髻巧梳金翡翠,羅裙宜著繡鴛鴦。
    輕輕舞汗初沾袖,細細歌聲欲繞梁。
    何事不歸巫峽去,故來人世斷人腸。

    274 《柘枝》 唐·章孝標

    柘枝初出鼓聲招,花鈿羅衫聳細腰。
    移步錦靴空綽約,迎風繡帽動飄飖.亞身踏節鸞形轉,背面羞人鳳影嬌。
    只恐相公看未足,便隨風雨上青霄。

    275 《吳宮曲》 唐·張祜

    日下苑西宮,花飄香徑紅。
    玉釵斜白燕,羅帶弄青蟲。
    皓齒初含雪,柔枝欲斷風。
    可憐傾國艷,誰信女為戎。

    276 《吳宮曲》 唐·張祜

    日下苑西宮,花飄香徑紅。
    玉釵斜白燕,羅帶弄青蟲。
    皓齒初含雪,柔枝欲斷風。
    可憐傾國艷,誰信女為戎。

    277 《感懷詩一首(時滄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
    圣云繼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

    278 《張好好詩》 唐·杜牧

    君為豫章姝,十三才有馀。
    翠茁鳳生尾,丹葉蓮含跗。
    高閣倚天半,章江聯碧虛。
    此地試君唱,特使華筵鋪。

    279 《感懷詩一首(時滄州用兵)》 唐·杜牧

    高文會隋季,提劍徇天意。
    扶持萬代人,步驟三皇地。
    圣云繼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澤酌生靈,沉酣薰骨髓。

    280 《張好好詩》 唐·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中。
    后一歲,公移鎮宣城,復置好好于宣城籍中。
    后二歲,為沈著作以雙鬟納之。
    后二歲,于洛陽東城重睹好好,感舊傷懷,故題詩贈之。

    女子

    * 關于羅初的詩詞 描寫羅初的詩詞 帶有羅初的詩詞 包含羅初的古詩詞(99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