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緣理的詩詞(338首)
301
《再和二首》 宋·郭印
魚跳須過龍門,虎驟不從兔徑。
上士聞道勤行,豈以難能為病。
固守滿堂之珍,肯使如瓶之罄。
對境一念不萌,應緣六根皆凈。
302
《夔州》 宋·郭印
夔子巴峽沖,風物異蜀境。
城居版作屋,江汲地無井。
四郊乏平原,冢墓緣山嶺。
人傳蚯蚓瘴,俗飲茱萸茗。
305
《夜興》 宋·釋文珦
萬緣不相涉,默坐調四肢。
天理靜中見,物情閒處知。
長風掃重陰,皎月生東籬。
寒蟲唧唧鳴,亦各知天時。
306
《東林徹長老請贊》 宋·釋心月
寒浦先零之姿,古巖后雕之操。
雪滿顛一味寒酸,云半肩十分枯槁。
任緣去住也,隨處有余。
信手牛來也,用時恰好。
雖云理絕思惟,其柰事關懷抱。
倚天長劍用還磨,分付明巖徹長老。
30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兀兀心傳,了了忘緣。
葉零白露,云散青天。
玉轂兔推而洗開夜色,銀籠鶴出而飛度寒煙。
借功明位,借伴入廛。
應無爽而理之平等,用不勤而道之自然。
相逢識者,便與開拳。
310
《蒙禪人丐麥求頌》 宋·釋正覺
杖頭掛缽丐丹丘,力破清貧一點憂。
紅雨幾番華事老,黃云萬頃麥家秋。
對緣手眼通身是,應物機輪轉處幽。
歸理韶陽糊餅話,肚皮束篾飽齁齁。
312
《法茂上人》 宋·釋祖欽
野鳥山花能說法,茂林修竹是參徒。
時常舉一個心字,覿面當機見也無。
云埋夜月,冰透玉壺。
明暗雙忘,理事一如,差乎緣木求魚。
313
《寄樓云臥》 宋·宋伯仁
云臥西湖又幾年,吟鞍多在酒爐邊。
定知今古皆春夢,不把功名作宿緣。
芳草滿汀山帶雨,黃梅落地水連天。
相逢未說江南事,且問何時理釣船。
31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窮真妙理訪仙鄉,云水青山地久長。
聞說洞中諸境異,誰知鼎內有非常。
遭逢只是因緣感,費力無成枉用忙。
瑞氣青天含象彩,十洲檔坐論陰陽。
31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日月無私照,人為似等閑。
忙催紅葉落,靜想白云間。
善念皆知有,非緣勿用攀。
目前深邃理,那是扣玄關。
31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九重天上帝仙居,愚昧求真道理疏。
混沌初分長日月,精魂聚散記丹書。
離男坎女皆相類,壬子丙丁異境殊。
歷劫因緣隨世在,陰功及物最玄殊。
31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我說逍遙理,其如要妙深。
悟來時頃刻,迷者豈通尋。
達即隨情遣,真緣不可侵。
從來皆是事,巧拙在人心。
31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一法從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異境,猛利要精專。
我命須依道,陰功及物緣。
善心通感應,動靜理深玄。
31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知語默,境外見真空。
有位皆玄感,無緣不用功。
義說三才理,幽深萬事通。
因依堪法則,答謝向旻穹。
320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真一生天地,因依認宿緣。
智高通理性,凡下少周旋。
語默何奇絕,幽深隱圣賢。
誰人解我意,大道寸心玄。
* 關于緣理的詩詞 描寫緣理的詩詞 帶有緣理的詩詞 包含緣理的古詩詞(33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