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編年的詩詞(797首)

    581 《次韻趙彥膚柏梁體送張道錄》 宋·李石

    烊銅作梁劍棧編,峽江百丈青云緣。
    峽山鳥道飛翩翩,蜀仙自得壺中天。
    丈人口訣誰與傳,青城一炷心香煙。
    縈藤絡蔓紫翠牽,清河鏈師天上仙。

    582 《吾友黃仲秉讀枚乘七發至所謂洞房清宮命曰寒》 宋·李流謙

    讀書必知書,枯卉不足斧。
    只詞詣微隱,連軸紼剩語。
    枚生老賓客,筆力散雹雨。
    吳梁兩驕王,橫甚鬫哮虎。

    583 《寄送梁子輔赴召》 宋·李流謙

    山岳自高百谷下,向來無物使之者。
    驊騮合奉鸞和車,豈與黔蹄同一駕。
    英奇絕代難小了,泥滓投之輒悲咤。
    一朝拔去不可扼,震地風雷怯凌跨。

    584 《送張漢州赴召》 宋·李流謙

    詔書揮翰日邊來,蜀有巨儒星杓魁。
    胸中深博布河漢,舌底霹靂降霆留。
    先天溯流得絕派,大物不敢藏胚胎。
    回薄一氣在籠絡,奇神怪魃生愁哀。

    585 《賦桐廬陳守瑞粟圖》 宋·姜特立

    仲尼不瑞麟,周公旅命禾。
    兩對本一道,胡為有殊差。
    麟固首四靈,可賀亦可嗟。
    或云一角獸,莫能辨真訛。

    586 《和答鞏提干見賀浙東總戎》 宋·姜特立

    黜陟何嘗取耳邊,旋栽花木學平泉。
    二年竊食祠官冷,一日頒恩寶篆鮮。
    閫寄暫居油幕副,朋從遙憶竹林賢。
    詩筒從此長來往,應有人編唱和篇。

    587 《次周益公韻》 宋·樓鑰

    六一先生葛稚川,兩孫俱并相君年。
    詞場鏖戰今成夢,潭府齊盟望若仙。
    政路三公舊同甲,洛陽四老信差肩。
    坊名丙午真奇事,寫入詩編盍并傳。

    588 《以六經左氏傳莊子遺伯中第有詩來謝次韻》 宋·樓鑰

    手披欲究百家編,奴婢年來識鄭玄。
    顧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經全。
    詩書心醉不容醒,父子筆耕期有年。
    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須從此悟真筌。

    589 《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 宋·樓鑰

    兩夫持鎌行我先,巧尋徑路其智專。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氣已出層峰巔。
    何郎鮑叔飽經歷,勝處一一手自編。
    我攜舊記訪陳跡,正恐急景不得延。

    590 《送陳君舉守桂陽》 宋·樓鑰

    重尋漫壁認題名,十五年來一夢驚。
    誰料今朝攜客至,卻成此地送君行。
    桂陽臥治真談笑,魯史遺編賴發明。
    文定南軒仙去后,湖湘又得一先生。

    591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592 《魯少卿挽詞》 宋·樓鑰

    前輩風流泯,靈光獨巋然。
    指囷推甲簇,跪履記丁年。
    有子傷埋璧,惟翁亦蛻蟬。
    功名雖已矣,千載尚遺編。

    593 《送陳君舉舍人東歸》 宋·樓鑰

    皇天生人物,千載非偶然。
    沖和兼萬人,始得一英賢。
    夫君乃其人,人一己百千。
    飛黃欲追風,況復勤著鞭。

    594 《送袁和叔尉江陰》 宋·樓鑰

    澄江少日曾經行,高城傍有長江橫。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無聲,萬頃灌注滋農耕。
    戰國今幾二千齡,黃歇此地猶垂名。

    595 《贈成都魯講書》 宋·樓鑰

    君家江發源,我生瀛之壖。
    相望萬里外,中間幾山川。
    近聞今子敬,文價驚鸞鵷。
    何由夢見之,失喜瞻在前。

    596 《走筆送僧義沖》 宋·樓鑰

    一氣行太虛,流形紛不齊。
    要之本無物,洞然無足疑。
    梵志有至言,還我未生時。
    燒了似不曾,亦有毛僧詞。

    597 《次李季章監簿韻》 宋·樓鑰

    跪履巽巖今幾年,見君風度喜跫然。
    長編固已翻青簡,老墨猶能寶漆煙。
    游宦自欣天影近,思家猶在夕陽邊。
    時從甥館追清賞,賸寫新詩繼謫仙。

    598 《代毛崇夫賀婦翁黃圮老生朝》 宋·樓鑰

    東都競風節,清裁稱巨賢。
    焱馳不自定,相與扶其顛。
    獨立黃徵君,道周性具全。
    辟舉既不就,言論亦無傳。

    599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600 《曾侍郎挽詞》 宋·樓鑰

    紫陌尋春日,惟公最少年。
    鱣堂慙隗始,熊軾愧盧前。
    寄我舊猶濕,思君跡遽仙。
    同登今有幾,揮淚撫遺編。

    * 關于編年的詩詞 描寫編年的詩詞 帶有編年的詩詞 包含編年的古詩詞(7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