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緩歸的詩詞(402首)
302
《送轉運判官李公恕還朝》 宋·蘇轍
我行未厭山東遠,昔游歷下今梁苑。
官如雞肋浪奔馳,政似牛毛常黽勉。
幸公四年持使節,按行千里長相見。
鷹掣秋田伏兔驚,驥馳平野疲牛倦。
305
《錢大夫赴并州》 宋·楊億
太原西北勁兵處,地直云中控定襄。
六月出師平玁狁,九天選將下文昌。
車魚辟士應難得,詩禮臨戎亦未妨。
緩急羽書須自草,平安烽火鎮相望。
306
《史館張學士知婺州》 宋·楊億
鸞掖分符又出麾,津亭目送片帆飛。
暫隨越鳥棲煙樹,重許吳儂見錦衣。
屬邑行春熊軾穩,公堂卜夜蟹螯肥。
隱侯帶眼看成緩,雙闕恩深更憶歸。
307
《胡馬嘶北風》 宋·楊億
動地陰風勁,連云白草齊。
聞琴空仰秣,踐雪憶歸蹄。
金埒心寧戀,鹽車困欲嘶。
過關拖疋練,渡水惜鄣泥。
五路鸞旗緩,千金碣館迷。
羈魂重懷土,不寐到晨雞。
309
《華亭風月堂避暑》 宋·王之道
大哉天休何穹窿,惟王配天居域中。
東西南北乃四裔,盛德可使車書同。
吾皇中興繼商武,小雅不復歌車攻。
年來幽障滅烽燧,梯航航里來夷戎。
310
《酬李才叔見贈》 宋·王之道
篙師且緩莫予催,老眼逢君喜暫開。
相與未成招隱什,分攜宜盡送行杯。
誰令急景堂堂去,我為佳人得得來。
萬壑千巖終欲遍,歸歟清夢轉幽哉。
312
《四祖山》 宋·王之道
黃梅西去一舍許,奔走龍天瞻四祖。
師今何往昔何來,占斷金沙長作主。
須知至道本不滅,豈獨高名固非取。
偶傳衣缽斷三世,遂配云中詔千古。
313
《觀諸公打馬詩》 宋·朱翌
酒酣侑坐展博局,分曹并進角馬足。
過關驗齒出天衢,入關未掩繞日軸。
十驥并驅縱來往,一將折箠制起伏。
擊前疊后看騰驤,避塹守狹良局促。
316
《和謝主簿游西湖》 宋·韓維
云陰開剝日光穿,和氣隨風近酒船。
湖面波清渾見底,樓頭山碧自生煙。
興長不忍回孤棹,歌懶才能逐緩弦。
因子樽前話歸計,醉魂先到峴山邊。
318
《戍邕州》 宋·鄭獬
兵符下西州,將軍催部伍。
鳴鑼張大旗,早發邕州戍。
家家送出城,走哭遮行路。
邕州萬里馀,北人那可去。
320
《送龍辭三章》 宋·陳造
沈燎兮桂醑,笳簫鳴鳴兮逢逢其鼓。
緩吳歈兮蹌越舞,送龍兮歸處。
龍之歸兮悅娭,翻倒霄霏兮膠轕霧雨。
壢館娃兮不留,過胥口兮小顧。
* 關于緩歸的詩詞 描寫緩歸的詩詞 帶有緩歸的詩詞 包含緩歸的古詩詞(4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