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緩聲的詩詞(300首)

    121 《瑞鶴仙(為劉信叔大尉壽)》 宋·侯置

    溥天氛_廓。
    看慶綿鴻祚,勛昭麟閣。
    蕃宣換符鑰。
    占西南襟帶,遍□油幕。

    122 《蝶戀花(次韻張子原尋梅)》 宋·侯置

    雪壓小橋溪路斷。
    獨立無言,霧鬢風鬟亂。
    拂拭冰霜君試看。
    一枝堪寄天涯遠。
    擬向南鄰尋酒伴。
    折得花歸,醉著歌聲緩。
    姑射夢回星斗轉。
    依然月下重相見。

    123 《點絳唇》 宋·談羲仲

    冰玉神人,歲寒時節迎初誕。
    照溪梅綻。
    秀嶺孤松遠。
    香霧氤氳,不放重簾卷。
    歌聲緩。
    酒杯深勸。
    此會年年見。

    124 《高陽臺(春夢)》 宋·王茂孫

    遲日烘晴,輕煙縷晝,瑣窗雕戶慵開。
    人獨春閑,金猊暖透蘭煤。
    山屏緩倚珊瑚畔,任翠陰、移過瑤階。
    悄無聲,彩翅翩翩,何處飛來。

    125 《玉燭新》 宋·趙文

    梅花新霽後。
    正錦樣華堂,一時裝就。
    洞房花燭深深處,慢轉銅壺銀漏。
    新妝未了。

    重陽節寫景抒情勉勵友人

    126 《玉燭新》 宋·趙文

    梅花新霽後。
    正錦樣華堂,一時裝就。
    洞房花燭深深處,慢轉銅壺銀漏。
    新妝未了。

    127 《直溪吏》 清·吳偉業

    直溪雖鄉村,故是尚書里。
    短棹經其門,叫聲忽盈耳。
    一翁被束縛,苦辭橐如洗。
    吏指所居堂,即貧誰信爾。

    抒情傷懷

    128 《更漏子·本意》 清·王夫之

    斜月橫,疏星炯。
    不道秋宵真永。
    聲緩緩,滴泠泠。
    雙眸未易扃。
    霜葉墜,幽蟲絮,薄酒何曾得醉。
    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點點深。

    婉約秋天寫景抒懷

    129 《秋懷二首》 宋·黃庭堅

    秋陰細細壓茅堂,吟蟲啾啾昨夜涼。
    雨開芭蕉新閑舊,風撼篔簹宮應商。
    砧聲已急不可緩,檐景既短難為長。
    狐裘斷縫棄墻角,豈念晏歲多繁霜。

    秋天抒懷友情組詩

    130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131 《游俠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于世云。
    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無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茍合當世,當世亦笑之。

    古文觀止游俠傳記

    132 《送楊寘序》 宋·歐陽修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夫疾,生乎憂者也。
    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133 《九歌》 先秦·屈原

    東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楚辭祭祀

    134 《九思》 兩漢·王逸

    逢尤
    悲兮愁,哀兮憂!
    天生我兮當闇時,被諑譖兮虛獲尤。
    心煩憒兮意無聊,嚴載駕兮出戲游。

    楚辭

    135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136 《贈別芝麓先生,即用其題《烏絲詞》韻》 清·陳維崧

    四十諸生,落拓長安,公乎念之。
    正戟門開日,呼余驚座;燭花滅處,目我于思。
    古說感恩,不如知己,卮酒為公安足辭?吾醉矣!纔一聲河滿,淚滴珠徽。
    昨來夜雨霏霏,嘆如此狂飆世所稀。

    137 《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隋代·佚名

    靈兮安留,煙燎既升。
    有碩其牲,有俎斯承。
    匪牲則碩,我德惟聲。
    緩節安歌,庶幾是聽。

    138 《游東山寺》 宋·韓縝

    久有東林約,因乘暇日游。
    眼明初出郭,神王欲凌秋。
    野曠騫孤隼,江清飏遠鷗。
    近山青嶂合,多稼綠云浮。

    139 《綠頭鴨 又寄疏齊 武昌歌妓小字倦兒,色》 元·姚燧

    笑疏齋,老來猶未情疏。
    似嫌呼、緱山笙鶴,表彰特號云居。
    善形容、世間有幾,寫綽約、天外無余。
    我悵離群,陽春寡和,溉*來食武昌魚。

    140 《老樵》 宋·呂南公

    何山老翁鬢垂雪?擔負樵蘇清曉發。
    城門在望來路長,樵重身羸如疲鱉。
    皮枯亦復汗淋瀝,步強遙聞氣嗚咽。
    同行壯俊常后追,體倦心煩未容歇。

    * 關于緩聲的詩詞 描寫緩聲的詩詞 帶有緩聲的詩詞 包含緩聲的古詩詞(3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