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繩子的詩詞(288首)

    61 《螽斯》 先秦·詩經

    螽斯羽,詵詵兮。
    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
    宜爾子孫,蟄蟄兮。

    詩經寫鳥祝福

    62 《采綠》 先秦·佚名

    終朝采綠,不盈一匊。
    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采藍,不盈一襜。
    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
    之子于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
    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詩經寫人

    63 《抑》 先秦·佚名

    抑抑威儀,維德之隅。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職維疾。
    哲人之愚,亦維斯戾。
    無競維人,四方其訓之。

    詩經

    64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 唐·閻朝隱

    管籥周移寰極里,乘輿望幸斗城闉。
    草根未結青絲縷,蘿蔦猶垂綠帔巾。
    鵲入巢中言改歲,燕銜書上道宜新。
    愿得長繩系取日,光臨天子萬年春。

    65 《敘寄員半千》 唐·駱賓王

    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馀年。
    不應驚若厲,只為直如弦。
    坐歷山川險,吁嗟陵谷遷。
    長吟空抱膝,短翮詎沖天。

    66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67 《贈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唐·元希聲

    東南之美,生于會稽。
    牛斗之氣,蓄于昆溪。
    有瑤者玉,連城是齊。
    有威者鳳,非梧不棲。

    68 《仗劍行》 唐·萬齊融

    昨夜星官動紫微,今年天子用武威。
    登車一呼風雷動,遙震陰山撼巍巍。
    胡驕子,當見旄頭蝕應死。
    愿騎單馬仗天威,挼取長繩縛虜歸。
    仗劍遙叱路傍子,匈奴頭血濺君衣。

    69 《擬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70 《送馮著受李廣州署為錄事》 唐·韋應物

    郁郁楊柳枝,蕭蕭征馬悲。
    送君灞陵岸,糾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場,群公正追隨。
    如何從此去,千里萬里期。

    71 《哭護國上人》 唐·張謂

    昔喜三身凈,今悲萬劫長。
    不應歸北斗,應是向西方。
    舍利眾生得,袈裟弟子將。
    鼠行殘藥碗,蟲網舊繩床。
    別起千花塔,空留一草堂。
    支公何處在,神理竟茫茫。

    憂國憂民

    72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 唐·岑參

    青衣誰開鑿,獨在水中央。
    浮舟一躋攀,側徑緣穹蒼。
    絕頂詣老僧,豁然登上方。
    諸嶺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73 《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得霽字)》 唐·岑參

    兵馬守西山,中國非得計。
    不知何代策,空使蜀人弊。
    八州崖谷深,千里云雪閉。
    泉澆閣道滑,水凍繩橋脆。

    74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唐·杜甫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辭賦精選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詠物議論借古諷今

    75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唐·杜甫

    峽內多云雨,秋來尚郁蒸。
    遠山朝白帝,深水謁彝陵。
    遲暮嗟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飛騰。

    76 《寄劉峽州伯華使君四十韻》 唐·杜甫

    峽內多云雨,秋來尚郁蒸。
    遠山朝白帝,深水謁彝陵。
    遲暮嗟為客,西南喜得朋。
    哀猿更起坐,落雁失飛騰。

    77 《露青竹杖歌》 唐·顧況

    鮮于仲通正當年,章仇兼瓊在蜀川。
    約束蜀兒采馬鞭,蜀兒采鞭不敢眠。
    橫截斜飛飛鳥邊,繩橋夜上層崖顛。

    78 《題惟幹上人房》 唐·耿湋

    繩床茅屋下,獨坐味閑安。
    苦行無童子,忘機避宰官。
    是非齊已久,夏臘比應難。
    更悟真如性,塵心稍自寬。

    79 《溫泉宮行》 唐·王建

    十月一日天子來,青繩御路無塵埃。
    宮前內里湯各別,每個白玉芙蓉開。
    朝元閣向山上起,城繞青山龍暖水。

    80 《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元和四年作)》 唐·韓愈

    赤藤為杖世未窺,臺郎始攜自滇池。
    滇王掃宮避使者,跪進再拜語嗢咿。
    繩橋拄過免傾墮,性命造次蒙扶持。

    * 關于繩子的詩詞 描寫繩子的詩詞 帶有繩子的詩詞 包含繩子的古詩詞(2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