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繼代的詩詞(180首)
81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82
《左忠毅公逸事》 清·方苞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
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者,惟此生耳。
敘事寫人贊美
8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8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85
《諫迎佛骨表》 唐·韓愈
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
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
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
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蓋亦俱不減百歲。
勸諫
86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87
《封建論》 唐·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則孰為近?曰:有初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論述政治
90
《送李擴還吳》 未知·袁華
倉頡史籀世既遠,斯冰徐張稱善書。
有元絕華部與趙,俗工紛紛訛魯魚。
鐵錐畫沙釵折股,會稽嶧山化黃土。
尚幸新泉丹井存,更有吳興能復古。
91
《感事》 宋·石介
吾賞觀中夏,地平如砥石。
幅員數萬里,車馬通轍跡。
帝宅君土中,紫垣當辰極。
長江斷其南,絕塞經其北。
92
《喜雨》 宋·孔武仲
暑伏忽已盡,金風稍自秋。
驕陽仍不戢,歲計實可憂。
昊天雖甚高,聰聰徹九州。
聞其憔悴聲,知此黎民愁。
93
《獻曹南院》 宋·曹瑕幕客
賢守新成蓋代功,臨危方始見英雄。
三都谷路全師入,十萬胡塵一戰空。
殺氣尚疑橫塞外,捷音相繼彷環中。
君王看降如綸命,旌節前驅馬首紅。
95
《壽傅憲》 宋·李商叟
籍甚何陽地,江山秀色連。
家聲自巖野,帝夢協臺躔。
彝鼎功鐫勒,衣冠喜接聯。
相門當出相,賢父又生賢。
96
《和閻帥侍郎見寄》 宋·沈繼祖
繼祖歲在丙午少城試闈,與憲車張大著、涪陵盧史君諸公酬唱,不謂誤蒙安撫侍郎賞許。
茲承寵賜漢中所和七詩,斂袵莊誦,舂容大篇,
97
《戲悼如禪師》 宋·嵩禪師
繼祖當吾代,生緣行可規。
終身常在道,識病懶尋醫。
貌古筆難寫,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處,孤月自相宜。
98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99
《題東掖山承天院》 宋·章得象
聞說新庵號白蓮,五峰環繞布金田。
虎溪社共何人繼,佛翕燈從幾代傳。
嵐色排空長似畫,松枝偃蓋不知年。
勞生已作歸休計,愿解塵纓結凈緣。
* 關于繼代的詩詞 描寫繼代的詩詞 帶有繼代的詩詞 包含繼代的古詩詞(1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