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繡徑的詩詞(157首)

    141 《送戴料院》 宋·葉適

    質如金石堅,文比錦繡新。
    利錐亦穎透,大樸終還淳。
    憶昨慨其離,早合儀朝紳。
    于今悄復去,奈何猶選人。

    142 《贈祁門不老山高法師》 宋·汪莘

    鰲山萬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
    拔足壯能軒物表,洗心清不渾塵囂。
    洞天別有風光異,人世那知宇宙遙。
    云覆醮壇閑悄悄,煙凝仙室靜蕭蕭。

    143 《道中思廬山》 宋·岳珂

    廬山三百里,巨浸壓宮亭。
    勢接九江匯,峰連萬古青。
    淵源開道術,哤幻雜仙靈。
    厚地蟠奇秀,雄標動杳冥。

    144 《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 宋·岳珂

    棠湖有病客,破鼎支藥糜。
    青陽動新晴,兀兀厭坐馳。
    靜聞簫鼓鬧,翠幰行春堤。
    柔風吹簾旌,杲日浮屏緹。

    145 《次馬季思十韻》 宋·蘇泂

    巷內有佳人,其志介如石。
    沉酣數千卷,徑草無行跡。
    秋清入肺胃,籬落牽牛碧。
    詩成錦繡段,裁剸非刀尺。

    146 《送童子盧親國試玉堂》 宋·方岳

    長亭柳色鵝兒黃,花事欲動春風香。
    佩觹徑趨白玉堂,淋漓翰墨孤鳳翔。
    黑頭相公紫微郎,金貂玉魚垂兩珰。
    攜立螭陛穿鵷行,至尊龍飛御明光。

    147 《贈彭花翁牡丹障》 宋·姚勉

    洛之花圖歐公詩,驚怪天巧呈新枝。
    自言當時記者數十種,姚魏后有潛溪緋。
    蜀之花圖景仁句,香雪蕊金藏不露。
    徑圍三尺瑞云紅,尚有二花添未具。

    148 《將請鄉郡作》 宋·張嵲

    本初休車騎,陶令歸田園。
    憧憧天壤間,何人無一廛。
    惟我若斷梗,漂流浙江邊。
    牽絲始立歲,屏處知命年。

    149 《覺道同玩梅》 宋·張嵲

    雪盡徑泥乾,團欒繞樹看。
    玉梅呈素艷,霜重月華寒。
    一萼半含春意密,數苞未破胭脂粒。
    斜枝倒浸碧池深,羅衣暗惹香風濕。

    150 《送趙進臣持閩憲節》 宋·陳文蔚

    任官自古惟賢材,天子耳目寄外臺。
    祥刑所擊切民命,可不於此欽恤哉。
    猗嗟東南俗脆弱,獨有閩嶺高崔嵬。
    山川風氣頗相等,挾剛負險不可摧。

    151 《月湖新得浮石巖》 宋·鄧深

    月湖先生樂山水,搜奇曾不遠千里。
    那知去郭三牛鳴,浮石巖中晦佳致。
    神剜鬼劃有許工,工墜地出知幾世。
    平時樵徑所不由,一旦屐齒胡為至。

    152 《次韻賓旸張考塢觀茶花》 宋·方回

    頭上灑酒巾,吹風行欹斜。
    野徑政自穩,世途殊未涯。
    禮能致商皓,勢足屈孟嘉。
    君身獨自由,時到山人家。

    153 《隱居》 宋·黃庚

    編茅卜隱讀書林,門掩蒼苔一徑深。
    當戶曉山長識面,臨窗夜月獨知心。
    花圍錦繡翻紅影,竹列瑯玕舞翠陰。
    別是一般清富貴,何須滿塢積黃金。

    154 《送陸同知北上二首》 宋·陸文圭

    浙尾帶荒江,土與材俱簿。
    吳李獨終隱,楚黃亦晚錯。
    馀子不足數,眼明見卓落。
    騄馳初歷塊,青萍新淬鍔。

    155 《閨怨》 宋·舒岳祥

    回廊曲徑入荷花,斜隱珠簾半面遮。
    欲繡鴛鴦嫌未似,且拋針線理琵琶。

    156 《四明山記游八十韻》 宋·孫應時

    平生抱遐尚,撫劍遠行游。
    跡謝聲利牽,心與巖壑謀。
    東征泛滄海,南驚逾丹丘。
    西登峨峨嘯,北望關隴愁。

    157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 關于繡徑的詩詞 描寫繡徑的詩詞 帶有繡徑的詩詞 包含繡徑的古詩詞(1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