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絕繩的詩詞(125首)

    1 《守歲》 宋·蘇轍

    於菟絕繩去,顧兔追龍蛇。
    奔走十二蟲,羅網不及遮。
    嗟我地上人,豈復奈爾何?未去不自閑,將去乃喧嘩。
    天上驅獸官,為君肯停楇。

    2 《次韻子瞻記歲莫鄉俗三首其三守歲》 宋·蘇轍

    於菟絕繩去,顧兔追龍蛇。
    奔走十二蟲,羅網不及遮。
    嗟我地上人,豈復奈爾何。
    未去不自閑,將去乃喧嘩。

    3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4 《題濠上齋二絕》 宋·傅自修

    焉如魚樂我非魚,夢裹榮枯覺則無。
    休學癡繩貪紙穴,小窗烘日謾跏趺。

    5 《次韻曾仲躬侍郎同登伏龜二絕》 宋·范成大

    古來游客謾西東,領會誰如我與公
    露坐繩床天不盡,絕勝簾雨棟云中。

    6 《自詠絕句》 宋·陸游

    深村人有結繩風,晚歲身為帶索翁。
    啜粥茹蔬茅屋底,誰知也過百年中。

    7 《和張功父梅詩十絕句》 宋·楊萬里

    道是梅兄不解琴,南枝風雪自成音。
    玉繩低後金盆落,獨與此君談此心。

    8 《即事十絕》 宋·劉克莊

    移閫于重慶,支吾亦十霜。
    但聞繩魏尚,不見雪陳湯。

    9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 宋·蘇轍

    蒲團布衲一繩床,心地虛明睡自亡。
    長伴空中月天子,東方行道到西方。

    10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并敘〉》 宋·蘇轍

    石臺長老問公,本成都吳氏子,棄俗出家,手書《法華經》,字細如黑蟻,前后若一,將誦之萬遍,雖老而精進不倦,脅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來高安,以鄉人相好,蓋余懶而好睡,見之惕然自警,因贈之二小詩云。
    法達曾經見老盧,半生勤苦一朝虛。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11 《和李端叔大夫從參寥子游許昌西湖十絕》 宋·李廌

    幾處秋千愁日暮,一聲鶗鴃喚春歸。
    紅稀綠盡尋常事,不用長繩系落暉。

    12 《平江守禱晴即應時近元夕矣寄呈五絕句》 宋·仲并

    東風吹斷雨如繩,一夜仍開曲沼冰。
    便試元宵強半月,孰知天意欲催燈。

    13 《曉晴度青城繩橋二絕句》 宋·程公許

    大皁江頭寒雨歇,蠶巖關外數峰明。
    丹青誰會開平遠,著我繩橋度曉晴。

    14 《清溪許希賢自號拙逸為賦四絕》 宋·黎廷瑞

    結繩已是散洪濛,書契紛紛日更工。
    無極已前誰得似,一簾草色自春風。

    15 《即事六絕》 宋·王炎

    布衣蔬食且隨緣,睡起時參柏子煙。
    欲倚繩床拈白拂,何人真解意中玄。

    16 《贈繩伎》 宋·艾性夫

    絕藝當場萬目傾,兩竿朽索半空橫。
    反提雙女摩肩過,仰射孤鴻信腳行。
    膽似子龍身里滿,體如飛燕掌中輕。
    弄潮已嘆吳兒險,更有人從死處生。

    17 《四月初九日清和絕佳聞賊焚歙南路蔓延五十余》 宋·方回

    小園無客至,獨坐一繩床。
    霽日千林凈,薰風四月涼。
    禽魚完孕育,草木競芬香。
    姓命人難得,何為有戰場。

    18 《方稚川恕齋五絕》 宋·曾豐

    一心貫群倫,乃是吾祖事。
    耳孫不繩武,愧子兩大字。

    19 《義寧產莼菜中秋大熟副以六絕送楊伯子》 宋·曾豐

    垂垂水線白封青,一箸能生兩眼明。
    分野自為牛女地,何如墮落玉繩精。

    20 《感遇詩三十八首》 唐·陳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
    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
    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
    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 關于絕繩的詩詞 描寫絕繩的詩詞 帶有絕繩的詩詞 包含絕繩的古詩詞(12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