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小兒迷黑白,此翁胸中涇渭殊。少卑高論近流俗,恐妨要路肩安輿。
玉山冰水是吾家,城郭屢過三姓茶。滿庭修綠誰人種,高節歲寒仍有加。
舊抄題作茶山集,每恨不多看易窮。全編敢意落吾手,何自得之從長公。
兩賢堂下千竿竹,蕭散風流政昔時。何妨乞我一灑掃,不用文移只付詩。
桃源梅嶺幾成游,天欲昌詩不自由。一代如公才得此,五溪著我更何尤。
甘林彼美露初團,縱小猶堪白玉盤。嘆息菊黃雖可待,孤根失所漫荒寒。
行時取別太匆匆,別后經懷數載中。賴有書函與文卷,不然何地可聞風。
西去曾悲鳥道沿,東來又駭畏途鞭。如何一舸西江上,放溜乘風不用牽。
別日常多見愈親,立談已覺浣車塵。詩成兩地嗟何及,明月相同影伴身。
一從屈原離騷賦,便至杜甫短長吟。千載中間多作者,誰於海岳算高深。
絕疑此老性坦率,無那評文兼世情。若比乃翁增上慢,諸賢保得更垂名。
江淹雜體意不淺,合彩和音列眾珍。揀出陶潛許前輩,添來庾信是新人。
草堂四松看摩空,瀼西千果交青紅。似須隱約住蜀道,可惜奔波離峽中。
人間何處覓瓊華,元住青池阿母家。應念維摩到無侍,來隨天女供天花。
舊游無處問芳華,身似禪僧處處家。聊共梅花娛歲晚,又催元日頌椒花。
赤嶠歸來似夢中,春風滿面掃儒窮。只愁不祭鬼成餒,那問乏供兒哭空。饑臥何妨專雪屋,清貧消得喚冰翁。浮生總是閒煩惱,天已安排十二宮。
木末長風送雨來,田家遠近稻花開。披襟燕坐黃堂靜,一笑江山爽氣回。
藕花香里畫船橫,人靜惟聞洗玉聲。四野清平公燕喜,隱然方面有長城。
要知好雨自何來,和氣連云撥不開。廊廟為霖須妙手,即看力斡大鈞回。
千里山川今秀色,四郊雞犬散歡聲。更呼屏翳從頤指,潤澤無邊浹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