牂牁何處莫窮源,萬折千磯劇迅奔。寸寸上來良亦苦,不知斷支出秘番魂。
深林盡處背浮圖,卻悔輿籃不跨驢。珍重病僧留別語,晦庵去后亦來無。
路從迫窄因山轉,喜見臨岐釋子庵。野茗柏香俱不惡,老松高竹更相參。
山僧見客苦多驚,問我何時復此行。笑指壁間舊留句,繼題曾辱老先生。
先生句法從江夏,今代詞人孰比肩。戲出小詩還會否,要收萬斛作泓泉。
崧庵視我亦諸孫,已矣無從作九原。每聽先生談舊事,恍如秉燭對羌村。
先生對宅投金瀨,林壑要從東野分。便覓除閒訪吾舅,郊居賦就比凌云。
傳聞起柂只數日,引領白云猶在天。試問今誰滿臺閣,顧令是老落林泉。
青山著雪倍增妍,青草掀泥浩莫邊。便覺欣榮似春日,不知凋落是殘年。
非無曠野堪犂具,亦有清江可釣絲。為底崎嶇衡岳路,良由寐寤竹齋時。
懷抱因公得好開,鬢須嗟我怕年來。敲門既辱頻傳句,守歲仍呼共引杯。
朝未厭哭大灘聲,歸近何妨細作程。送盡鵝湖青一帶,靈山已復遠相迎。
只嫌湫隘近城居,無著名山萬卷書。不道八荒皆我宇,獨於此處認吾廬。
古剡溪頭寄短椽,山陰勝韻更誰傳。似聞昨夜高軒過,人怪儒衣住檐肩。
不須更草北山文,歸去開關掃白云。興未盡時仍重訪,我非辟世可同群。
書回聞道讀春秋,筆削馀功指顧收。魯國故知人有禮,周家那得圣無憂。非君著意扶公谷,似我何辭贊夏游。會引青藜校天祿,毋忘華發此滄洲。
四只漁般叩板木,幾家茅屋長兒孫。天寒水淺江成路,地僻人稀郭賽村。
像閣岧峣出翠陰,有人憑檻看嵩岑。方袍更語閩天舊,且取歸心付佛心。
檻外風煙洛汝通,賓簪禪毳此相從。主人解選登臨地,數片秋天六六峰。
欲呼彌勒下天宮,云葉森森意已濃。塵世為霖消底物,葛陂龍是向來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