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東門只日開,漢庭待詔重仙才。第三松樹非華表,那得遼東鶴下來。
春花弄晴風,晝簾垂永日。公退臥黃細,放衙頭懶出。
斗牛不能神,梟盧無好采。碌碌甘抱關,誰能媚時宰。
二亭歸然立,紫薇為題顏。朝暉射銀鉤,偉觀壓海山。
訟牒如蜂房,未易談笑理。卻思買扁舟,歸釣荊溪水。
我無割雞刀,乃當萬家縣。飛蝗不入境,感謝年谷賤。
五斗雖甚微,偃鼠飲滿腹,大書歸來賦,有味數過讀。
焚香坐清晝,此心自如如。我知拙催科,考甘下下書。
桐鄉文章伯,我欲執鞭從。明堂選擎天,云壑臥老松。
壽親發斑斑,采服老萊戲。欲賦招隱詩,小山念松桂。
援琴鼓流水,弦絕無知音。為語逐臭夫,蘭芷和深林。
吞舟尺澤豈能容,此地誰知著臥龍。當日春風生筆底,至今山色十分濃。
當年隨意樂江天,句句新詩盡可傳。事業文章兩俱美,先生兼比二公賢。
五年同社樂田神,一扇西風障庾塵。文采風流千古事,野人恨不識天人。
赤壁奴臺視白樓,五言端的勝蘇州。政緣不得文章力,故許江山作意游。
何處重尋飯顆詩,先進詩語總英奇。細吟出月穿天句,想見揮毫落紙時。
對泣何曾學楚囚,扁舟時作大江游。眼看西蜀三千里,身在淮南第幾州。
前代樂天今復見,后身元亮更何疑。百年人物有誰在,千古聲名無盡時。
筆下無非幼婦辭,胸中端擬效安期。我生只許拜遺像,不見先生無恙時。
先生仙去幾經年,赤壁依然浪接天。去棹來舟相指示,曾游元佑玉堂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