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絳籠的詩詞(98首)

    61 《木蘭花慢(八月初四)》 宋·程節齊

    西風吹昨夢,直飛上、廣寒宮。
    見絳節霓旌。
    常娥延佇,玉立雙童。
    殷勤桂枝分付,卻為言、當日有仙翁。

    62 《臨江仙(詠熟水話別)》 宋·易少夫人

    記得高堂同飲散,一杯湯罷分攜。
    絳紗籠影簇行旗。
    更殘銀漏急,天淡玉繩低。
    只恐曲終人不見,歌聲且為遲遲。
    如今車馬各東西。
    畫堂攜手處,疑夢又疑非。

    63 《水調歌頭》 宋·曹遇

    造物巧能賦,新臘報花期。
    江梅清瘦、只是潔白逞芳姿。
    我欲超群絕類,故學仙家繁杏,農艷映橫枝。
    朱粉膩香臉,酒暈著冰肌。

    寒食節傷春歲月

    64 《圓圓曲》 清·吳偉業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長篇敘事

    65 《金蓮繞鳳樓》 宋·趙佶

    絳燭朱籠相隨映。
    馳繡轂、塵清香襯。
    萬金光射龍軒瑩。
    繞端門、瑞雷輕振。
    元宵為開圣景。
    嚴敷坐、觀燈錫慶。
    帝家華英乘春興。
    搴珠簾、望堯瞻舜。

    66 《水調歌頭·日色隱花萼》 宋·陳德武

    日色隱花萼,清夜宴華晴。
    梁州新曲初就,錦瑟按銀箏。
    中坐太真妃子,列坐親封秦虢,歌笑盡傾城。
    百斛金尊倒,一醉玉山傾。

    67 《紫微樓夜坐次張士行布政韻》 明·瞿佑

    天光連水水連山,貝闕珠宮咫尺間。
    織女金梭投座側,湘娥錦瑟奏江干。
    杯邀明月清樽滿,簾卷西風畫扇閑。
    歌舞漸闌更漏永,絳紗籠燭醉扶還。

    68 《樂語》 宋·王義山

    端的長春春不老。
    玉頰微紅,酒暈精神好。
    多謝天工相懊惱。
    花間不問春遲早。
    風外新篁搖翠葆。
    長樂宮邊,綠陰籠馳道。
    此際稱觴非草草。
    絳仙親下蓬萊島。

    69 《燈花》 明·張羽

    畫堂銀燭映歌鐘,醉眼俄驚火樹紅。
    白玉屏深留晚艷,絳紗籠暖護春叢。
    闌干清淚非因雨,狼藉殘煤總為風。
    更憶禁垣歸路靜,金蓮隨馬散文虹。

    70 《答清江錢大尹問合皂山中景》 宋·陳孟陽

    形如合皂對清江,吳漢神仙古道場。
    玉像靈多民受賜,天書歲久墨猶香。
    絳霞密鎖靈仙館,碧霧輕籠正一堂。
    蒼蘚斕斑雙鯉石,寒泉澄湛九龍塘。

    71 《句》 宋·程敦厚

    綠幄紫籠文縠皺,絳囊包就寸珠圓。

    72 《御苑采茶歌十首》 宋·熊蕃

    翠虬新范絳紗籠,看羅春生玉節風。
    葉氣云蒸千嶂綠,歡聲雷震萬山紅。

    73 《老兒詩五十韻》 宋·張師錫

    鬢發盡皤然,眉分白雪鮮。
    週遮延客話,傴僂抱孫憐。
    無病常供粥,非寒亦衣綿。
    假溫衾擁背,借力杖搘肩。

    74 《送賈元英之照潭》 元·錢惟善

    照潭遙望九華山,弓馬蕭蕭日暮還。
    夢里無題惟寄內,胸中有策欲平蠻。
    落花閉戶眠黃犬,明月開籠放白鷴。
    絳灌何曾輕賈誼,早隨鴛鷺入朝班。

    75 《赪桐》 明·沈天孫

    朱萼疑看九月楓,繁枝又借嶧陽桐。
    丹須吐舌迎風艷,絳蠟籠紗照月空。
    西域應分安石紫,寢宮可作麥英紅。
    綠珠宴罷歸金谷,七尺珊瑚映水中。

    76 《春宮詞》 明·夏寅

    重重綠樹圍宮墻,楊花撲人春思長。
    絳縷重封守宮血,翠鬟空學巫山妝。
    監宮夜上金門鎖,鑾音漸遠羊車過。
    熏籠斜倚未成眠,月痕已向樓西墮。

    77 《次韻王志道元夕》 明·張輅

    沈水香生寶篆煙,九衢車馬正喧闐。
    金蓮遍燭三千界,銀箏誰彈五十弦。
    天上樓臺春靡靡,人間風月夜娟娟。
    少年行樂情懷異,絳蠟籠紗六轡聯。

    78 《上元都下二首》 宋·張耒

    驕馬金鞭白面郎,雙鬟小女坐車箱。
    輪聲轆轆歸何處,留得紅籠絳蠟香。

    79 《謝始平公以近詩一卷賜示》 宋·司馬光

    皇家駿命承蒼穹,烝民這杰生維嵩。
    圣賢會合若符契,坐致四海登熙隆。
    三階清平九鼎重,指麾拱揖安華戎。
    人情誰不樂將相,往往皓首忘疲癃。

    80 《念奴嬌·蘭枯蕙死》 宋·無名氏

    蘭枯蕙死,向竹齋深處,誰傳消息。
    霜雪叢中渾似個,縹緲吳人標格。
    絳萼微深,瓊苞不露,自與塵凡隔。
    黃昏遙見,一枝煙淡籠白。

    * 關于絳籠的詩詞 描寫絳籠的詩詞 帶有絳籠的詩詞 包含絳籠的古詩詞(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