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給與的詩詞(250首)

    181 《送婺教林伯良兼柬直卿山長》 宋·劉克莊

    鄭虔別去已離群,遲暮何堪又別君。
    弟子皆知師□季,上官應不吏朱云。
    才多未給尚方札,飯少聊羹泮水芹。
    定與朋招及門者,共尋墜緒訪遺文。

    182 《山房》 宋·曾幾

    竹樹轉深徑,茶山給孤園。
    禪流打包去,舊日單寮存。
    堂堂十八公,不知幾寒溫。
    其誰晤對汝,冷落依頹垣。

    183 《寓廣教僧寺》 宋·曾幾

    似病元非病,求閒方得閒。
    殘僧六七輩,敗屋兩三間。
    野外無供給,城中斷往還。
    同參木上座,與汝住茶山。

    184 《陳卿又和三首而仲通判亦三作嚴教授再賦皆有》 宋·曾幾

    官屬邃中書,朝班高太府。
    陳卿掉臂去,偃仰一茅宇。
    臨池看魚樂,坐樹聽鳥語。
    修竹手所載,薪萌爭上土。

    185 《崔覲詩》 宋·文同

    崔覲者高干,梁州城固人。
    讀書不求官,但與耕稼親。
    夫婦既已老,左右無子孫。
    一日召奴婢,盡又田宅均。

    186 《元方用韻寄若拙弟邀同賦元方將托若拙覓顏淵》 宋·陳與義

    夢中與世極周流,錯認三刀是得州。
    擬學耕田給公上,要為同社燕春秋。
    囊間已辦青芒屨。
    桑間想聞黃栗留。
    儻有幽人諮出處,為言無況莫來休。

    187 《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聞賊革面》 宋·陳與義

    宛宛轉湖灘,遙遙隔城邑。
    是時雨初霽,眾綠帶余濕。
    曉澤澹不波,菰浦覺風入。
    我生莽未定,世故紛相襲。

    188 《酂陽行》 宋·蔡襄

    春秋書大水,災患古所評。
    去年積行潦,田畝魚蛙生。
    今歲谷翔貴,鼎飪無以烹。
    繼亦掇原野,草萊不得萌。

    189 《送八弟無斁宰寶應》 宋·晁補之

    窮邦迫秋成,霖雨厚土濕。
    邅吾上淶水,濞洶三峽疾。
    邦人送之子,岸潦飲馬膝。
    凄凄屬方升,澹澹驚并集。

    190 《魯直復以詩送茶云愿君飲此勿飲酒次韻》 宋·晁補之

    相茶真似石韞璧,至精那可皮膚識。
    溪芽不給萬口須,往往山毛俱入食。
    云龍正用餉近班,乞與麤官誠靦顏。
    崇朝一碗坐官局,申旦形清不成宿。

    191 《和子瞻焦山》 宋·蘇轍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輕帆急須臾間。
    涉江已遠風浪闊,游人到此皆爭還。
    山頭冉冉萬竿竹,樓閣不見門長關。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勝絕無此閑。

    192 《次韻子瞻減降諸縣囚徒事畢登覽》 宋·蘇轍

    山川足清曠,阛阓巧拘囚。
    安得纖阿御,同為穆滿游。
    遙知因渙汗,遠出散幽憂。
    原隰繁分繡,村墟盡小侯。

    193 《書郭熙橫卷》 宋·蘇轍

    鳳閣鸞臺十二屏,屏上郭熙題姓名。
    崩崖斷壑人不到,枯松野葛相欹傾。
    黃散給舍多肉食,食罷起愛飛泉清。
    皆言古人不復見,不知北門待詔白發垂冠纓。

    194 《送石枕與參政王給事》 宋·楊億

    千石碧潭秋水骨,琢成孤枕冷于冰。
    因為江外朱輪守,得自林閒白足僧。
    月幌光寒吞桂魄,暑軒氣爽壓梅蒸。
    奇章好尚非流俗,愿向蕭齋代曲肱。

    195 《追租》 宋·曾鞏

    耕耨筋力苦,收刈田野樂。
    鄉鄰約來往,樽酒追酬酢。
    生涯給俯仰,公斂忘厚薄。
    胡為此歲暮,老少顏色惡。

    196 《贈奉議沈遼》 宋·張舜民

    鳧脛天生短,鶴脛本來長。
    一朝有客欲斷續,二物無地逃悲傷。
    吾徒曾匪鳧鶴匹,又取圣賢為學術。
    解將軒冕等浮云,寧免儻來并執一。

    197 《送沈千里教授邵陽》 宋·韓元吉

    縠紋江畔得君詩,俊逸清新字字奇。
    一笑偶成歸妹約,幾年還見外孫辭。
    橫經絳帳地雖遠,給劄金門天未遲。
    痛飲離騷吾事爾,湘山風物與春期。

    198 《貞婦》 宋·李呂

    婉彼鄒氏女,其父嘗籍兵。
    嫁作耕夫妻,婦道以勤稱。
    厥夫惰農業,居肆寄郊坰。
    薪爨不時給,貯粟未滿瓶。

    199 《老農》 宋·劉子翚

    山前有老農,給我薪水役。
    得錢徑沽酒,醉臥山日夕。
    忘形與之語,妙理時見益。
    志士多隱淪,欲言慚未識。

    200 《湖州歌九十八首》 宋·汪元量

    每月支糧萬石鈞,日支羊肉六千斤。
    御廚請給葡萄酒,別賜天鵝與野麕。

    * 關于給與的詩詞 描寫給與的詩詞 帶有給與的詩詞 包含給與的古詩詞(2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