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繞松的詩詞(652首)

    21 《題宣州開元寺 寺置于東晉時·》 唐·杜牧

    南朝謝朓城,東吳最深處。
    亡國去如鴻,遺寺藏煙塢。
    樓飛九十尺,廊環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風繞松桂樹。

    22 《新安寒食》 宋·戴復古

    不擬今年到歙州,要知行止豈人謀。
    一百五日客懷惡,三十六峰春雨愁。
    老矣此身猶道路,凄其歸夢繞松楸。
    花瓢仙子無由見,千里江山負遠游。

    23 《巖下聞鴉》 宋·白玉蟾

    繞松林不見鴉,只疑山后噪查查。
    更移數步俄回首,縮脰蹲身立樹丫。

    24 《省拱辰山》 宋·劉子翚

    豺狼已煙銷,言歸省先塋。
    豈無消息至,怵惕意自驚。
    兵戈道孔由,不折寸草徑。
    神物陰有護,兇威肅其獰。

    25 《送徐正時歸浦城》 宋·曹勛

    徐子志義士,觸熱如探湯。
    遠從南浦來,訪我存與亡。
    語兼瓊瑤溫,氣回蘭蕙芳。
    炎云正爍石,懷抱為清涼。

    26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27 《劉孺人挽詩》 宋·葉適

    嗃嗃當年女手縫,一家從此更雍雍。
    性安於善行無跡,兒自為銘筆有蹤。
    聞說湖清見龍首,還疑墓長羃云峰。
    哀情變化何級極,留澤凌霄絳繞松

    28 《山中》 宋·方岳

    世間塵土隔丘林,竹繞松園不厭深。
    一片野云人寂寂,幾番山雨夜沈沈。
    桑麻事業本來面,竹帛功名過去心。
    持戒十年今始定,邯鄲夢不到寒衾。

    29 《即事十首》 宋·方岳

    藤蔓穿籬礙草扉,與僮扶起繞松圍。
    髯龍鱗甲動云雨,縛著空山莫遣飛。

    30 《和麟老韻五絕》 宋·王炎

    居似鷦鷯巢一枝,意如倦翼怯高飛。
    尚憐身是他鄉客,夢繞松楸賦式微。

    31 《歲莫官舍書懷二首》 宋·王炎

    三徑無資出宦游,歸心日夜繞松楸。
    絡頭不盡奔騰志,側翅聊為飲啄謀。
    捉麈縱談無好客,卷書獨坐有清愁。
    陶泓毛潁成何事,彈指人間歲月流。

    32 《秋旱得雨》 宋·王炎

    下田出龜兆,高田半黃埃。
    禾穗槁欲死,益以蟊賊災。
    鉦鼓競禱祈,民病神所哀。
    劃空走笑電,隱地鳴怒雷。

    33 《追念將使叔》 宋·王炎

    青山橫白云,野色極瀟灑。
    見者必屬目,實相在其下。
    此翁強健時,門外無車馬。
    夫豈固絕交,欲與無可者。

    34 《龍安院》 宋·陳巖

    蔓草叢生伴棘薪,古藤直上繞松身。
    寺前寺后清幽處,山鳥飛來不避人。

    35 《暮冬感懷寄瑞巖禪師》 宋·釋重顯

    雪水繞松檻,遲遲結清淺。
    病眼時懶開,幽情況難遣。
    故人久相別,飛文屢慚靦。
    仰謝十二峰,分照月如翦。

    36 《將游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弟浮屠談皓》 唐·李白

    秦欺趙氏璧,卻入邯鄲宮。
    本是楚家玉,還來荊山中。
    丹彩瀉滄溟,精輝凌白虹。
    青蠅一相點,流落此時同。

    37 《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 唐·李白

    我來南山陽,事事不異昔。
    卻尋溪中水,還望巖下石。
    薔薇緣東窗,女蘿繞北壁。
    別來能幾日,草木長數尺。
    且復命酒樽,獨酌陶永夕。

    38 《題遺愛寺前溪松》 唐·白居易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
    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
    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
    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

    39 《題遺愛寺前溪松》 唐·白居易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
    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
    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
    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

    40 《奉和四松》 唐·姚合

    四松相對植,蒼翠映中臺。
    擢干凌空去,移根劚石開。
    陰陽氣潛煦,造化手親栽。
    日月滋佳色,煙霄長異材。

    戰爭抒情喜悅

    * 關于繞松的詩詞 描寫繞松的詩詞 帶有繞松的詩詞 包含繞松的古詩詞(6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