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經遠的詩詞(1655首)

    781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782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783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784 《入都》 清·李鴻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于百尺樓。
    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將捷足隨途驥,那有閑情逐水鷗。

    抒懷壯志追憶

    785 《寄永興招詩夏太尉》 宋·梅堯臣

    寶元元年西夏叛,天子命將臨戎行。
    二年孟春果來寇,高奴城下皆氐羌。
    五原偏師急赴敵,晝夜不息趨戰場。
    馬煩人怠當勁虜,雖持利器安得強。

    786 《翠羽辭》 宋·梅堯臣

    秦女乘鸞遺翠羽,落在人間與風舞。
    風休不歸誰作主,此郎拾取裝金縷。
    郎家主婦愛且憐,系向裙腰同出處。
    朝來鄰里偶經過,方朔鄒枚爭欲睹。

    787 《將行寒昭亭祠喜雨》 宋·梅堯臣

    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
    湛湛陳桂樽,坎坎奏鼉鼓。
    蕭蕭靈風來,蹲蹲祝郎舞。
    莫言春作遲,但念寒灘阻。

    788 《賀新郎題闕》 元·白樸

    喜氣軒眉宇。
    念盧郎、風流年少,玉堂平步。
    車騎雍容光華遠,不似黃梁逆旅。
    抖擻盡、貂裘塵土。

    789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790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79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792 《桃源行》 宋·王安石

    望夷宮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
    避時不獨商山翁,亦有桃源種桃者。
    此來種桃經幾春,采花食實枝為薪。
    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

    議論寫史抒懷述志

    793 《四言詩·祭母文》 現代·毛澤東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794 《秋胡行 其二》 魏晉·曹操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愿登泰華山,神人共遠游。
    經歷昆侖山,到蓬萊。
    飄遙八極,與神人俱。

    795 《九章之九 悲回風》 先秦·屈原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796 《擬行路難》 南北朝·鮑照

    春禽喈喈旦暮鳴。
    最傷君子憂思情。
    我初辭家從軍僑。
    榮志溢氣干云霄。

    797 《悼離贈妹詩二首 一》 魏晉·左思

    郁郁岱青。
    海瀆所經。
    陰精神靈。
    為祥為禎。

    798 《浣溪沙》 唐·馮延巳

    醉憶春山獨倚樓,遠山回合暮云收。
    波間隱隱仞歸舟。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
    晚風斜日不勝愁。

    799 《念奴嬌 高座寺》 清·鄭燮

    暮云明滅,望破樓隱隱,臥鐘殘院。
    院外青山千萬疊,階下流泉清淺。
    鴉噪松廊,鼠翻經匣,僧與孤云遠。
    空梁蛇脫,舊巢無復歸燕。

    800 《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明·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 關于經遠的詩詞 描寫經遠的詩詞 帶有經遠的詩詞 包含經遠的古詩詞(16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