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經數的詩詞(1023首)

    561 《菜薖為永嘉余唐卿右司賦》 明·徐賁

    遠辭華蓋居,來卜山陰宅。
    乍到俗未諳,久住地旋辟。
    屋廬尚樸純,楹桷謝雕飾。
    高營踞山跗,深甃逗泉脈。

    562 《贈錢季梁進士省覲歸壽其太夫人八十》 明·楊承鯤

    高皇手提三尺劍,坐麾四海如委翎。
    凌煙功成賜鐵券,詔謂宇內求真形。
    錢王古鐵漁人得,紫繡遍蝕波濤腥。
    熟看帶礪隱玄玉,金書細鏤魚龍青。

    563 《牛口發舟泊真溪聊述所歷》 明·尹伸

    江行每娛心,十七在崖岸。
    以茲取溯流,耳目精于慢。
    一嶺方百里,削成獨南面。
    霪雨夏來多,懸淙不可斷。

    564 《拂水莊贈錢受之宗伯》 明·尹伸

    虞山如娥眉,斜勢分城郭。
    其下為澄湖,光翠相磅礴。
    是宜有園林,收之以樓閣。
    湖山真性情,秋候饒領略。

    565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566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親》 明·張孟兼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
    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567 《白云觀》 明·趙貞吉

    一丘堪枕白云邊,古塔高懸紫柏前。
    到此心澄思出世,何年丹熟學登仙。
    花神幾度供鋪錦,榆影更番佐數錢。
    誰道屢經瀟灑地,絕勝長駐艷陽天。

    568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569 《偶然作六首》 唐·王維

    楚國有狂夫。
    茫然無心想。
    散發不冠帶。
    行歌南陌上。

    570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郎中張博士》 唐·白居易

    冒寵已三遷,歸朝始二年。
    囊中貯余俸,園外買閑田。
    狐兔同三徑,蒿萊共一壥。
    新園聊鏟穢,舊屋且扶顛。

    571 《九日寄微之》 唐·白居易

    眼暗頭風事事妨,繞籬新菊為誰黃。
    閑游日久心慵倦,痛飲年深肺損傷。
    吳郡兩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見重陽。
    怕飛杯酒多分數,厭聽笙歌舊曲章。
    蟋蟀聲寒初過雨,茱萸色淺未經霜。
    去秋共數登高會,又被今年減一場。

    572 《清遠舟中寄耘老》 宋·蘇軾

    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覺來滿眼是湖山,鴨綠波搖鳳凰影。
    海陵居士無云梯,歲晚結廬潁水湄。

    573 《寄周安孺茶》 宋·蘇軾

    大哉天宇內,植物知幾族。
    靈品獨標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漸播桐君錄。
    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

    574 《清遠舟中寄耘老》 宋·蘇軾

    小寒初度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覺來滿眼是湖山,鴨綠波搖鳳凰影。
    海陵居士無云梯,歲晚結廬苕水湄。

    575 《食檳榔》 宋·蘇軾

    月照無枝林,夜棟立萬礎。
    眇眇云間扇,蔭此九月暑。
    上有垂房子,下繞絳刺御。
    風欺紫鳳卵,雨暗蒼龍乳。

    576 《廉州龍眼質味殊絕可敵荔支》 宋·蘇軾

    龍眼與荔支,異出同父祖。
    端如甘與橘,未易相可否。
    異哉西海濱,琪樹羅玄圃。
    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577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578 《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 宋·蘇軾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臥羲軒。
    風輪曉入春筍節,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為予言:草木之長常在昧明間,早作而伺之,乃見其枝起數寸,竹筍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黃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騰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莖心,或垂于葉端,稻乃秀實,驗之信然。

    579 《呂與叔學士挽詞》 宋·蘇軾

    言中謀猷行中經,關西人物數清英。
    欲過叔度留終日,未識魯山空此生。
    論議凋零三益友,功名分付二難兄。
    老來尚有憂時嘆,此涕無従何處傾。

    580 《朝云詩(并引)》 宋·蘇軾

    世謂樂天有粥駱馬放楊柳枝詞,嘉其主老病不忍去也。
    然夢得有詩云: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樂天亦云:病與樂天相伴住,春隨樊子一時歸。
    則是樊素竟去也。

    * 關于經數的詩詞 描寫經數的詩詞 帶有經數的詩詞 包含經數的古詩詞(102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