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經變的詩詞(528首)

    461 《西江月 贈明月散人》 元·馬鈺

    一道經花玉線。
    二輪日月烹煎。
    三車搬運入丹田。
    四海云游走遍。
    五色霞光出現。
    六情變作青蓮。
    七真攢聚性圓圓。
    八臂金剛伏善。

    462 《為石醉六題其師江建霞京卿遺墨冊》 近代·陳三立

    建霞振奇人,矯如六尺驄。
    麗文副夙業,藝能復旁通。
    篆刻詩書畫,造微靡不工。
    當年聚輦下,逐隊塵蒙蒙。

    463 《次韻余鹿門世講感事》 近代·陳三立

    斫地哀歌有此不,盡收怪變起相酬。
    長霄風亂旌旗影,獨寐燈搖鼓角秋。
    堆案遺經從解穢,列盆晚菊對含愁。
    君家父子心源在,句法猶為汐社留。

    464 《送劉幼云》 近代·陳三立

    皇云遘屯邅,丕變競興學。
    四方被聲教,繡衣出差錯。
    坐圖昧根據,廷謀脫羈縛。
    東鄰弦歌盛,望洋指先覺。

    465 《心交如美玉》 宋·釋智圓

    心交如美玉,經火終不熱。
    面交如浮云,頃刻即變滅。
    對坐成參商,咫尺成胡越。
    我有心交者,不見幾歲月。
    山疊水茫茫,含情向誰說。

    466 《荊□范侍郎挽詞三首》 宋·項安世

    歲戊戌秋傾魯蓋,公楊勛甫共吳船。
    攀蘿自此門闌密,寓茇經年里闬連。
    二十六番新火變,四千石帥舊情堅。
    萬間忽作堂堂壞,杜屋無茅始可憐。

    467 《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 宋·項安世

    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
    甲辰來右淛,丁未向西川。
    逆旅初聞譽,摳衣亟致虔。
    未能情款款,已覺志拳拳。

    468 《水圖詩壽王丞相》 宋·項安世

    水于天地間,體物而不倚。
    其數為天一,眾有之所始。
    其辰為壬癸,重任之所揆。
    其德為智端,非非而是是。

    469 《士師詩》 宋·項安世

    畫邱置學明如星,頑民殄戮何可矜。
    井田一變鄉校廢,斯民何往非干刑。
    三復名言子曾子,不獨陽膚當守此。
    未經師傅兒猶癡,盡在哀矜君勿喜。

    470 《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宋·張嵲

    天監我宋,受命以人。
    咋為亂階,以啟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
    萬邦欣載,共惟帝臣。

    471 《時賢有爵高名重而不自由者再念閒居這可樂為》 宋·張镃

    多幸因愚得養恬,林扃風變陡寒天。
    杯傳蕉葉溫成酒,襖織梅花軟入綿。
    經室爐添羊脛炭,道床屏護鷓斑煙。
    遙思病叟頭如雪,冒冷遐征想自憐。

    472 《龜石》 宋·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473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474 《得東南書報亂后東都故居猶存而州北松槚亦無》 宋·晁公溯

    旄頭光垂北風起,胡沙漫漫暗天地。
    翠華清曉巡朔方,咸陽宮殿生荊杞。
    胡兒解鞍留漢土,凝碧池頭日歌舞。
    一朝忽棄洪河南,來歸輿圖丞相府。

    475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476 《送真右史守泉》 宋·陳宓

    昔人為太守,南物不入囊。
    亦有市文集,悔恨不能忘。
    所以致平理,閭閻富而康。
    泉民困賦役,脫身事舟航。

    477 《上潘舍人》 宋·陳宓

    經行造次有新詩,吞吐珠璣不自奇。
    寸管久期窺變豹,深叢今幸見孤羆。
    高情陶謝猶能及,圣處陰何詎得知。
    乞與金丹換凡骨,飛遨只恐乏仙姿。

    478 《感興》 宋·陳普

    千載荷神物,四書與五經。
    勛華生萬民,孔顏真儀刑。
    本原盡溟漠,日用垂日星。
    疾契虎豹變,力行鳳凰庭。

    479 《勸學歌》 宋·陳普

    太極肇判兩儀生,其中人為萬物靈。
    人亦天地一物耳,獨以道義超眾形。
    立為三才中宇宙,發揮天地經人倫。
    茲事初非外爍伐,毫發皆奮七尺身。

    480 《水車》 宋·陳普

    人為萬物靈,無處不可見。
    天地生物心,得人始周遍。
    有心鄭國渠,關中為富衍。
    三十六陂流,江南谷為賤。

    * 關于經變的詩詞 描寫經變的詩詞 帶有經變的詩詞 包含經變的古詩詞(5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