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終生的詩詞(3760首)

    101 《和雷壑先生韻》 宋·蘇壽元

    青紫過如拾芥輕,今吾非辱故非榮。
    海波忽與桑田改,書眼空如秋月明。
    只可一丘容鶴隱,何須萬里較鵬程。
    到頭更要深山住,不作終南捷徑名。

    102 《挽和靖先生》 宋·同閌

    身占河南第一功,力行篤信守家風。
    淵源漫說斯文喪,深切今知此道東。
    七日夢楹終有待,三年筑室恨無從。
    嵩伊千古漫淳氣,收入稽山鑒影中。

    103 《挽蔡西山先生》 宋·吳雅

    天乎不可問,吾道是耶非。
    國論成貝錦,臺評及布衣。
    乾坤豈終否,泉壤再生輝。
    遺恨春陵路,生存不見歸。

    104 《送疊山先生北行》 宋·謝枋得友

    流落崎嶇二十年,幾回灑血杜鵑前。
    一雙芒屨乾坤窄,萬古丹心日月懸。
    案上靈龜元不食,樊中孤鶴且安眠。
    逃名不得名終在,行止非人亦有天。

    105 《將還河北留別堯夫先生》 宋·邢恕

    先生抱道隱墻東,心跡兼忘出處通。
    圯下每慚知孺子,床前曾憶拜龐公。
    已將目擊存微妙,直把神交寄始終。
    此日離違限南北,蕭蕭班馬正依風。

    106 《夢宗氏子來兄舍寄生九月初七果生侄子》 宋·陽伯高

    昔年曾夢宗家郎,受生所自言其詳。
    髼忪有發重覆頂,夢里恍然如發旁。
    大人占之兆惟吉,惟熊惟羆男之祥。
    今朝筵慶果如夢,始生三日逢重陽。

    107 《為茅止生作悼亡詩(二首)》 明·道敷

    心惟結遐想,孤坐黯無言。
    誤聽滴花露,疑歸清夜魂。
    也知伊豈在,終是我難諼。
    短袖殘燈下,渾教污淚痕。

    108 《題邑生陳溢鐘山草堂》 明·高棅

    鐘山抱藍田,水木含清氣。
    愛爾靜者居,草堂在山翠。
    簾櫳映竹開,幾席侵花置。
    野客載酒過,山僧抱琴至。

    109 《生日》 明·高叔嗣

    年往望空除,時來循虛至。
    明兩無留晷,吹萬有逸氣。
    我行淹一周,辰適再值。
    束發歲更七,算齒紀將二。

    110 《呈吳子魚先生》 明·李秀才

    凌晨走馬入孤城,籬落無人杏子成。
    布谷不知王事急,隔林終日勸春耕。

    111 《送待詔文徵仲先生致仕》 明·陸粲

    文星南指斗牛遙,先生拂袖歸江皋。
    平原蒼莽晨車發,霜天突兀玄云高。
    憶昨先生登玉堂,千鈞筆力開混茫。
    手翻翠虹霓,翰飛赤鳳凰。

    112 《三十初度答宗兄郁儀先生見贈》 未知·謀[B16J]

    終年問學愧無成,落魄深藏酒肆名。
    四壁貧來千口笑,三竿臥起一身輕。
    云停北渚常思友,風阻西陵獨憶兄。
    寄到新詩多麗句,滿池春草為君生。

    113 《送貢先生(五十韻)》 明·唐之淳

    先生京國來,稱有母氏喪。
    問之幾何時,二十余星霜。
    八月發秦淮,九月下濤江。
    旦聞云海滴,夜視星斗芒。

    114 《簡劉二若生》 明·王留

    面交終日自為群,同在長安晚識君。
    消散名心真沃雪,輕狂癡夢假行云。
    潔杯劇飲因花醉,角枕微寒與妓分。
    不是夜深私語密,遙天新雁豈堪聞。

    115 《孤桐生崇岡一首贈友人》 明·王叔英

    孤桐生崇岡,托根亦已高。
    嚴冬風雪繁,枝葉成蕭條。
    根本具生意,又逢雨露辰。
    未□終憔悴,勿為樵牧侵。
    韶英如可作,遲爾為瑟琴。

    116 《義門鄭仲舒先生得請歸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親》 明·張孟兼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
    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117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18 《生日,蒙劉景文以古畫松鶴為壽,且貺佳篇,》 宋·蘇軾

    問子一室間,寧有千里廓。
    塵心洗長松,遠意發孤鶴。
    生朝得此壽,死籍疑可落。
    微言在參同,妙契藏九龠。

    119 《次丹元姚先生韻(〔底本二首詩合為一首,今》 宋·蘇軾

    浮生知幾何,僅熟一釜羹。
    那于俯仰間,用此委曲情。
    自憐無他腸,偶亦得此生,懸知當去客,中有不亡存。
    但恐宿緣重,每為習氣昏。

    120 《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 宋·蘇軾

    人生百年寄鬢須,富貴何啻葭中莩。
    惟將翰墨留染濡,絕勝醉倒蛾眉扶。
    我今廢學如寒竽,久不吹之澀欲無。
    歲云暮矣嗟幾馀,欲往南溪侶禽魚。

    * 關于終生的詩詞 描寫終生的詩詞 帶有終生的詩詞 包含終生的古詩詞(376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