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細色的詩詞(970首)

    701 《和李審言龍圖大雪》 宋·邵雍

    萬樹瓊花一夜開,都和天地色皚皚。
    素娥腰細舞將徹,白玉堂深曲又催。
    甕牖書生方挾策,沙場甲士正啣枚。
    幽人骨瘦欲清損。
    賴有時時酒一杯。

    702 《詠畫屏風詩 十七》 南北朝·庾信

    上林春徑密。
    浮橋柳路長。
    龍媒逐細草。
    鶴氅映垂楊。
    水似桃花色。
    山如甲煎香。
    白石春泉上。
    誰能待月光。

    703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704 《次韻成允寒秀亭》 宋·毛滂

    伐蒿種竹作清深,洗石鋤垣出翠紋。
    玉節露勻新帶月,苔膚雨澀細留云。
    四檐妍色開晴曉,一畝濃陰寄夕醺。
    陶令醉時煩客去,夢魂瀟灑與誰云。

    705 《代張菊》 宋·毛滂

    去年出郭麥風秋,憶共兒童迓細侯。
    煙雨一溪行色動,管弦千里頌聲留。
    斷魂南浦橫離恨,注目東山想舊游。
    西檻露團春不管,抱叢寒蝶伴清愁。

    706 《和孫守三月二十七日開宴》 宋·毛滂

    繡段遮檐玉刻樽,揚州春色最先醺。
    落花風起舞菌捲,秀嶺煙生媚黛分。
    酥面錦靴輕轉雪,粉吭牙板細留云。
    要他桃李長依舊,不借東君借寇君。

    707 《和王宣義買菊栽二首》 宋·毛滂

    秋風有好色,寄在菊花團。
    弛擔知新主,臨池得細看。
    金房迎日秀,玉露作香寒。
    獨負東籬意,年來灑酒乾。

    708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709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 宋·蘇轍

    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
    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
    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
    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詞。

    710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 掬泉軒》 宋·蘇轍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潤可無泉。
    穿墻白練秋聲細,照屋清銅曉色鮮。
    已放魚蝦嫌跳擲,更除萍藻任漪漣。
    只應明月中霄下,長共禪心相向圓。

    711 《茶花二首》 宋·蘇轍

    黃蘗春芽大麥粗,傾山倒谷采無余。
    久疑殘枿陽和盡,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嶺梅如。
    經冬結子猶堪種,一畝荒園試為鋤。

    712 《和毛國鎮白云莊五詠其一掬泉軒》 宋·蘇轍

    卜筑高深已有山,起居清潤可無泉。
    穿墻白練秋聲細,照屋清銅曉色鮮。
    已放魚蝦嫌跳擲,更除蘋藻任漪漣。
    只應明月中霄下,長共禪心相向圓。

    713 《次韻李簡夫秋園》 宋·蘇轍

    秋色豈相負,小園仍有花。
    繞欄吟落日,拾徑得殘葩。
    菊細初藏蝶,桐疏不庇鴉。
    游觀須作意,霜雪僅留槎。

    714 《戲作家釀二首》 宋·蘇轍

    我飲半合耳,晨興不可無。
    千錢買一斗,眾口分須臾。
    月俸本有助,法許吏未俞。
    愍愍坐相視,饞涎落盤盂。

    715 《將出洛城過廣愛寺見三學演師引觀楊惠之塑寶》 宋·蘇轍

    寺古依喬木,僧閑正莫年。
    為生何寂寞,愛客尚留連。
    虛牖羅修竹,空廚響細泉。
    坐聽談舊事,遍識洛中賢。

    716 《召伯埭上斗野亭》 宋·蘇轍

    細雨添春色,微風凈閘流。
    徂年半今世,生計一扁舟。
    飲食隨魚蟹,封疆入斗牛。
    江波方在眼,轉覺此生浮。

    717 《開窗》 宋·蘇轍

    綠竹瑯玕色,紅葵旌節花。
    開窗風細細,窺戶月斜斜。
    活計無多子,文章自一家。
    一床方病臥,隨意上三車。

    718 《已亥年郡中夏旱徧禱群望喜有甘澤之應》 宋·楊億

    旱魃偏為虐,陽烏益以驕。
    何曾柱礎潤,唯恐土山焦。
    請禱彌增潔,陰靈亦孔昭。
    云興不待族,風細欲鳴條。

    719 《初夏有感》 宋·曾鞏

    我從得病臥閭巷,三見夏物爭滋榮。
    紅英紫萼逐風盡,高干密葉還陰成。
    山亭水館處處好,朱碧萬實相駢擎。
    林烏梁燕各生子,翅羽已足爭飛騰。

    720 《句》 宋·張舜民

    萬里秋風吹鬢發,百年人事倚欄干。
    知他落日能多少,偏照淮南幾處山。
    李白尋仙持玉杖,庾公對月踞胡床。
    樓上康廬紫翠環,檻前湓浦轉清灣。

    * 關于細色的詩詞 描寫細色的詩詞 帶有細色的詩詞 包含細色的古詩詞(9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