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細有的詩詞(2712首)
661
《洞仙歌·詠柳》 宋·蘇軾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
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
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詠物柳樹同情少女
663
《醉落魄(憶別)》 宋·蘇軾
蒼頭華發。
故山歸計何時決。
舊交新貴音書絕。
惟有佳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
瀟瀟細雨涼吹頰。
淚珠不用羅巾裛。
彈在羅衣,圖得見時說。
664
《如夢令》 宋·蘇軾
唐莊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
蓋莊宗作此詞,卒章云:“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
”因取以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
667
《南歌子(和前韻)》 宋·蘇軾
日出西山雨,無晴又有晴。
亂山深處過清明。
不見彩繩花板、細腰輕。
盡日行桑野,無人與目成。
且將新句琢瓊英。
我是世間閑客、此閑行。
668
《驀山溪》 宋·李之儀
晚來寒甚,密雪穿庭戶。
如在廣寒宮,驚滿目、瑤林瓊樹。
佳人乘興,應是得歡多,泛新聲,催金盞,別有留心處。
爭知這里,沒個人言語。
669
《踏莎行》 宋·李之儀
綠遍東山,寒歸西渡。
分明認得春來處。
風輕雨細更愁人,高唐何在空朝暮。
離恨相尋,酒狂無素。
柳條又折年時數。
一番情味有誰知,斷魂還送征帆去。
670
《畫堂春》 宋·黃庭堅
東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扉幾明窗。
日西人吏散東廊。
蒲葦送輕涼。
翠管細通巖溜,小峰重疊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帶水風香。
671
《鷓鴣天》 宋·黃庭堅
句耳。
”因以玄真子遺事足之。
憲宗時,畫玄真子像,訪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詩上之。
玄真之兄松齡,懼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漁父云:“樂在風波釣是閑。
元宵節寫雨寫人
674
《醉落魄》 宋·黃庭堅
蒼顏華發。
故山歸計無因得。
舊交新貴音書絕。
惟有家人,猶作殷勤別。
離亭欲去歌聲咽。
瀟瀟細雨涼生頰。
淚珠不用羅巾裛。
彈在羅衫,圖得見時說。
675
《滿庭芳》 宋·晁端禮
天與疏慵,人憐憔悴,分甘拋棄簪纓。
有時乘興,波上葉舟輕。
十里橫塘過雨,荷香細、蘋末風清。
真如畫,殘霞淡日,偏向柳梢明。
677
《黃鸝繞碧樹》 宋·晁端禮
鴛瓦霜輕,玳簾風細,高門瑞氣非煙。
積厚源深,有長庚應夢,喬岳生賢。
妙齡秀發,慶謝庭、蘭玉爭妍。
名動縉紳,況文章政術,俱是家傳。
679
《蘇幕遮》 宋·晁端禮
碧桃花,春婉娩。
未斷塵緣,暫別瑤池宴。
謫限迢迢應未滿。
乘月驂鸞。
曾有深深愿。
帝城賒,鳳樓遠。
長壽杯深,此際誰人勸。
悶倚屏山凝淚眼。
百和煙中,細想千嬌面。
* 關于細有的詩詞 描寫細有的詩詞 帶有細有的詩詞 包含細有的古詩詞(27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