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細數的詩詞(771首)

    661 《常山道中》 宋·趙蕃

    煙雨蒙蒙雞犬聲,道長人寂掩柴荊。
    漫山桃李渾無數,歸近何妨細作程。

    662 《初見梅懷玉山友弟》 宋·趙蕃

    江路野梅初折來,班班已有數花開。
    細看渾覺風神在,且老空驚鬢發摧。
    我所思兮千萬里,知其趣爾五三杯。
    半年未有音書至,未過衡陽雁已回。

    663 《寄愚卿兄弟兼屬伯威》 宋·趙蕃

    樓上長江江上山,煙云鷗鳥尚班班。
    歸來靖節荒三徑,已矣盧仝屋數間。
    書肯細行知義立,夢能頻見識心關。
    因聲重謝窮岡叟,太息劉郎去不還。

    664 《十三日逆風舟行甚遲》 宋·趙蕃

    昨夜縱風幾喪生,今朝溯水頗留行。
    細看洶涌收帆腳,孰若夷猶聽槳聲。
    客路了知難數傲,長年謂我勿多驚。
    世間遲速元同致,莫問到衢今幾程。

    665 《次韻吳仲權鎰見簡》 宋·趙蕃

    今代風騷將,先生合冠軍。
    幾年求識面,數刻遂離群。
    江急舟難駐,風回櫓細聞。
    還家經醉臥,斜日對爐熏。

    666 《十六夜月》 宋·趙蕃

    月早晝氛在,月遲夜氣澄。
    秋毫細可數,烏鵲棲亦興。
    青山葬李白,蘇門隱孫登。
    吾老無逸氣,頹然照鬅鬙。

    667 《夜作絕句三首》 宋·趙蕃

    高下鐘聲一聽聞,林梢落月亂紛紛。
    忽來眼底詩無數,頗念高人與細分。

    668 《夜坐示進之兼懷文叔》 宋·趙蕃

    貧病人誰數,情親肯見存。
    掩窗同此夜,撥火共殘溫。
    未暇飯飽吃,且從文細論。
    平生松谷老,同姓與君敦。

    669 《生米市盡處有寺名演義有二物且得甘叔異鄧南》 宋·趙蕃

    往來屢覓肩吾釣,八十初逢演義僧。
    香爇黃連云細細,薜看石柱帔層層。
    何妨杖策往幽步,頻念竹爐眠曲肱。
    海內故人難數見,壁間時得姓名曾。

    670 《齊云樓》 宋·葉適

    天下雄諸侯,蘇州數一二。
    都會自昔稱,陪京今也貴。
    奕奕撰重樓,岧岧立平地。
    虛景混空蒼,囂聲收遠肆。

    671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672 《壽制使董侍郎》 宋·程公許

    秋云陰陰壓邊城,秋風颯颯飛邊塵。
    淮堧夕烽連峴首,往來羽檄無時停。
    那籌樓上一長嘯,環六十郡皆陽春。
    老翁哺兒夸說尹,連年我禽歌即盈。

    673 《謝新胥口監生趙立之》 宋·程公許

    魯壁嶧碑遠莫睹,艱哉河流訊鼗鼓。
    披荒摸搭不厭多,繙閱端能助稽古。
    向來四壁風雨秋,誰遣彯纓群玉府。
    終年骯臟甘謫墮,采采蒿菁不盈筥。

    674 《哭小侄梅老》 宋·蘇泂

    我初養柏兒,年紀三十四。
    穎季得梅老,歲數適我類。
    而梅生不凡,頭骨甚磽異。
    見之懷抱中,宛有成人器。

    675 《次馬季思十韻》 宋·蘇泂

    巷內有佳人,其志介如石。
    沉酣數千卷,徑草無行跡。
    秋清入肺胃,籬落牽牛碧。
    詩成錦繡段,裁剸非刀尺。

    676 《賀新郎·燕子呢喃語》 宋·吳潛

    燕子呢喃語。
    小園林、殘紅剩紫,已無三數。
    綠葉青枝成步障,空有蜂旋蝶舞。
    又寶扇、輕搖初暑。

    677 《和人賦琴高魚》 宋·吳潛

    仙人藥苗化為魚,身雖纖細味豐腴。
    土人涉溪如採荇,以布為網猶恐疏。
    不比吳王耽嗜膾,松江千古留腥滓。
    好似春茶槍與旗,俯視銀條不足數。

    678 《牡丹》 宋·周弼

    江南牡丹凡有幾,德安打頭歙為二。
    金陵舊物間有之,池陽吳郡皆居次。
    地近京畿種偏好,鄂城栽接不草草。
    舂土篩泥繞畫欄,石甃方壇凈如掃。

    679 《馬要寺》 宋·周弼

    水國何年寺,蕭條野渡邊。
    僧驅田雀倦,神抱海犀眠。
    細網垂秋屋,殘燈泊暝船。
    數家枯柳下,猶有舊人煙。

    680 《贈黃虛舟》 宋·李曾伯

    君不見君家知命今師日,白衫騎驢人不識。
    當時畫作梁園圖,惟有龍眠老仙筆。
    又不見異時知命離戌州,終身原學陶朱游。
    能令太史為著語,此比西子同扁舟。

    * 關于細數的詩詞 描寫細數的詩詞 帶有細數的詩詞 包含細數的古詩詞(7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