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細故的詩詞(697首)

    681 《秋日程伯玉攜詩見過次韻》 宋·孫應時

    秋聲入梧桐,落葉驚甕牖。
    菊叢生細香,安排作重九。
    幽子曳杖吟,蓬門獨搔首。
    故人惠然來,新詩出瓊玖。

    682 《丙午寒食題凈土寺一首》 宋·王阮

    方見繁紅繡小園,已隨流水泛前村。
    人於醽醁真無分,雨共秋千似有冤。
    投老故應諸事懶,問春能得幾分存。
    不須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細論。

    683 《和谹父留別》 宋·王洋

    細雨關山路,梅花識舊鄰。
    擁旄紅額騎,扶杖白頭民。
    故國悲王粲,年光送李頻。
    遙瞻解鞍馬,正是小陽春。

    684 《訪葉靈淵》 宋·于石

    細路如蛇盤,山根復山巔。
    振衣上千仞,頓覺天地寬。
    四山朗開豁,斜陽淡平川。
    溪淺不可舟,橋斷衣可搴。

    685 《小石塘源》 宋·于石

    萬山郁回合,群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回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686 《送參議李器之》 宋·喻良能

    人間今北海,天上謫仙人。
    雄論堪醫國,新詩可泣神。
    搖毫云落紙,揮麈坐生春。
    蕓閣登吟慣,綾衾入直頻。

    687 《星源縣齋書事》 宋·喻良能

    冬仲弭征轡,欻焉及新春。
    飽吃番陽飯,細治星源民。
    星源故自佳,民俗良易馴。
    不嫌聾丞愚,翻愛假令真。

    688 《至日見梅》 宋·喻良能

    漸老身仍健,多愁鬢易華。
    異鄉逢至節,細雨見梅花。
    酒薄那能醉,詩成敢自夸。
    何時故園里,徙倚看橫斜。

    689 《亦好園即事》 宋·喻良能

    誰將春色到山家,湖綠平堤草滿沙。
    細刻真酥水仙蕊,勻搓絳蠟海紅花。
    芳林得日鶯還囀,香徑無風蝶自斜。
    聊與后生修故事,未妨詩酒作生涯。

    690 《誠齋指檐頭雪為詩材二首》 宋·袁說友

    春風著意向春宵,巧作冰澌細細飄。
    正好千門競燈火,故添萬瓦燦瓊瑤。
    誰憐梅蕊猶含玉,大遣楊花為奪標。
    一段風光付詩手,物華正恐為君撩。

    691 《嘗顧渚新茶》 宋·袁說友

    碧玉團枝種,青山擷草人。
    先春迎曉至,未雨得芽新。
    云疊槍旗細,風生齒頰頻。
    何人修故事,香味徹楓宸。

    692 《紹興府學齋宿》 宋·袁說友

    從容黌舍日西流,淺飲猶看夜氣浮。
    小款話時殊淡薄,細論文處轉清幽。
    諸公學業方知銳,一戰功名要早收。
    我了齋祠便歸賦,故園已作夢中游。

    693 《用劉汀洲左顧亭韻》 宋·袁說友

    杖屨東風欲濫巾,小舟重泊一亭春。
    醉看梅月無新語,老與溪山作故人。
    意氣不驚雙白鬢,功名忍負百年身。
    我來又續題詩柱,敬為劉郎細拂塵。

    694 《傚東坡從歐陽公詠雪體不用鹽玉鶴鷺絮蝶飛舞》 宋·袁說友

    樓頭一夜寒聲促,但怪重衾慣藏六。
    小窗起聽枯葉鳴,更覺凝寒透肌粟。
    乃知龍公修故事,幻作輕細巧翻覆。
    摶空積勢欺檐楹,過眼隨風滿坑谷。

    695 《向察推檄至會昌賦所懷呈似二首》 宋·曾豐

    惟此溪山惡,其它州縣無。
    豈期公骯贓,而為我馳驅。
    錢谷豈余事,音容非故吾。
    史君如問細,為道費枝梧。

    696 《過南安接孟使君辭警策多矣復承遣詩追惠遂足》 宋·曾豐

    坤元分氣謂無間,南崖北崖才尺寸。
    地寒地暖差之半,乾元分氣謂無頗。
    南枝北枝能幾何,春早春遲差爾多。
    我來幸未全失策,南枝早退不留跡。

    697 《送徐惟和還閩兼寄惟起》 明·王稚登

    未把并州作故鄉,送君重與賦河梁。
    吳宮蟋蟀方啼月,越國芙蓉未著霜。
    賓從琴樽忘逆旅,弟兄漁獵憶鄰莊。
    還家且說西堂夢,細擘黃柑薦酒嘗。

    * 關于細故的詩詞 描寫細故的詩詞 帶有細故的詩詞 包含細故的古詩詞(6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