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細意的詩詞(1165首)

    921 《題水墨羅漢》 宋·李洪

    大士神通超一切,果成道備棲覺地。
    龐眉山立孰寫真,水墨良因作游戲。
    明窗棐幾氎巾凈,竹爐柏子香云細。
    條繩乍解目增明,短幅溪藤聯數紙。

    922 《賦揚州伯父海檜》 宋·樓鑰

    潛虬拔地徑矢矯,騰拿勢出青云表。
    為誰猶向此中蟠,坐閱春秋昏復曉。
    團團高蓋月輪平。
    矗矗蒼叢眾星小。

    923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924 《桃源圖》 宋·樓鑰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
    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
    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仙愈難知。

    925 《寄題臺州倅廳云壑》 宋·樓鑰

    頃年登臨赤城里,江繞城中萬家市。
    治中寄我云壑圖,快讀新詩眼如洗。
    回思歲月如星流,念念飛空尋舊游。
    披圖哦詩想幽致,直欲攜筇上山頭。

    926 《經筵講詩徹章進詩》 宋·樓鑰

    圣主承丕祚,于今歲幾遷。
    昭回光飾物,剛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當陽獨攬權。
    誅鉏及共鯀,擢任列閎顛。

    927 《秋雨兀坐王原慶攜孫吉父菊花倡和見過有分遺》 宋·樓鑰

    五載杜門居海角,無復翻階賦紅藥。
    自憐荒徑菊猶存,夕餐空待秋英落。
    眼明喜見綠叢叢,始也抽苗今滿握。
    扶筇著意養孤芳,荊棘旁連細開斫。

    928 《送淳丞上虞》 宋·樓鑰

    我老不復仕,行將掛衣冠。
    兩子俱貳令,官職恰一般。
    剡川且書考,上虞亦之官。
    人言易捧檄,歸奉重親歡。

    929 《謝文思許尚之石函廣陵散譜》 宋·樓鑰

    叔夜千載人,生也當晉魏。
    君卑巨寖強,駸駸司馬氏。
    幽憤無所洩,舒寫向桐梓。
    慢商與宮同,慘痛聲足備。

    930 《又謝申之示詩卷》 宋·樓鑰

    不見賢甥十一年,新詩示我百余篇。
    古風已喜能行意,近體尤欣細屬聯。
    宅相真成珠在側,冷官休嘆坐無氈。
    作詩勿謂今余事,更下工夫繼玉川。

    931 《鼓子復臨海縣齋》 宋·樓鑰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經行。
    郁修氣未殄,千家真赤城。
    來訪臨海令,瓦礫紛縱橫。
    翹然三尺高,問是戒石銘。

    932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933 《錢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磚刻為賦長句》 宋·樓鑰

    書家千載稱蘭亭,蘭亭真跡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貞觀臨寫鐫瑤瓊。
    黃閍岡下得寶墨,古人燒磚堅於石。
    大令親書保母銘,況是當時晉人刻。

    934 《送元聲弟赴水陽監鎮》 宋·樓鑰

    吾翁積德厚,九子官其六。
    不幸失三人。
    孤嫠紛在目。
    三弟尚白丁,升沉猶未卜。

    935 《送趙子直貳卿帥三山》 宋·樓鑰

    一蹴登從班,人胡謂公遲。
    建牙帥七閩,人胡為公疑,公今第一流,志操古與期。
    兩州有遺愛,江西憺霜威。

    936 《題申之寄示春郊畫軸》 宋·樓鑰

    郊原膴春好意足,細草凄迷芳樹綠。
    雁鶩無數泛陂塘,羊牛相與隨芻牧。
    幾年不泛浙西船,恍如蘇臺俯平川。
    閑人憂國無他策,但愿好雨成豐年。

    937 《趙南仲寄王樸畫貓犬戲為之賦》 宋·樓鑰

    {上髟下監}鬖兩狻猊,胡為到庭戶。
    細觀畫手妙,模寫真態度。
    意足謝繁筆,不待丹青汙。
    亂掃腹背毛,頭足巧分布。

    938 《長生草》 宋·樓鑰

    我方髫齔時,已復見茲草。
    仲舅尉江陽,奉親顏色好。
    窗門掛經冬,蛛絲罩輕縞。
    意為霜雪殘,白花乃明杲。

    939 《送陳表道宰南豐》 宋·樓鑰

    與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
    子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
    乃翁老從臣,循吏追兩都。
    益公工擬人,謂比王仲舒。

    940 《和萬舍人折贈蠟梅韻》 宋·虞儔

    步繞名園日幾回,司花著意巧能裁。
    影疎雅稱燈籠映,香細疑從酒面來。
    破白江梅羞月妒,黏紅仙杏待春媒。
    何如新樣龍山種,卻在京都占早開。

    * 關于細意的詩詞 描寫細意的詩詞 帶有細意的詩詞 包含細意的古詩詞(11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