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細絲的詩詞(556首)

    541 《景禪人求頌》 宋·釋正覺

    混處還須轉側看,底時妙在一絲端。
    閑云卷雨秋空闊,明月流輝夜水寒。
    棹破波光華細碎,夢驚蓬曉影團圞。
    真機分應頭頭準,卻出黃蘆把釣竿。

    542 《行坦上人》 宋·釋祖欽

    細行循循,大道坦坦。
    得處至要,用處至簡。
    從上一千七百人,七縱八橫,大機大用。
    肩上無過擔片橫版,頂門只具一只正眼。
    譬如斬一握絲,一斬俱斬,一切盡斬。

    543 《贈醫博士范心齋》 宋·舒岳祥

    疾病之所生,風寒燥濕毒。
    浸淫侵臓腑,脈絡起絲粟。
    有藥所不攻,鍼砭功始錄。
    有如龍潛見,巖穴通隱伏。

    544 《七月十五日競傳有鐵騎八百來屠寧海人懼罹仙》 宋·舒岳祥

    年來避世羨漁郎,全載妻兒云水張。
    隔葦鳴榔分細火,帶苔收網曬斜陽。
    一絲寒雨鱸腮紫,半箔歸潮蟹斗黃。
    欲逐鴟夷江海去,西風無奈稻花香。

    545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546 《緣識》 宋·宋太宗

    月琴三柱四條水,圓魄移來混俗耳。
    自古從今清且奇,五音一弄驚神鬼。
    勾挑指下何織細,傍觀側聽心先醉。
    胡茄十八笑思歸,悲風切切搖朱翠。

    547 《陪間荊州九日登高晏示坐中呈二帥》 宋·孫應時

    龍山東畔細腰宮,荊蜀元戎一笑同。
    正復樓臺看戲馬,何妨絲管送飛鴻。
    紅萸黃菊年華里,落木長江晚思中。
    下客無才敵嘲弄,聊須整帽向西風。

    548 《張志和》 宋·徐鈞

    細雨斜風一釣絲,綠簑青笠鎮相隨。
    朝廷休覓漁歌看,萬頃千波總是詩。

    549 《次程南仲韻五首》 宋·楊公遠

    興來呼酒乏瓷卮,自笑醄醄作么為。
    細誦坡仙前后賦,更歌元亮去來辭。
    一心湛徹長如水,兩鬢髼松半欲絲。
    畢竟不消惆得,蒼松獨傲歲寒時。

    550 《借汪路教韻題趙東麓判丞臨清堂》 宋·楊公遠

    結屋俯清溪,蕭然迥出奇。
    書藏千萬卷,梅浸兩三枝。
    入竹風聲細,移花日影遲。
    樂山仍樂水,何慮復何思。

    551 《過吳江》 宋·楊時

    天水相涵翠有余,玻璃萬頃接方壺。
    山浮晚照清如洗,風遠飛帆細欲無。
    漫叟未應甘皂櫪,散人終欲傲江湖。
    維舟況值鱸魚美,膾疊銀絲飫腹腴。

    552 《次韻王龜齡春日湖上》 宋·喻良能

    春老花茵積,云開天鏡磨。
    暖風今日好,細雨向來多。
    柳蔭青絲障,湖明金匣羅。
    何時成醉倒,煙草藉晴坡。

    553 《理發》 宋·袁說友

    揀發亭移晝,臨風手獨搔。
    愁添絲幾縷,老怯鬢雙毛。
    自嘆頭顱薄,空懷膽氣豪。
    年華莫相逼,疏櫛已細繅。

    554 《元日立春》 宋·袁說友

    春入簾幃線幾添,更隨桃茢快新瞻。
    曉看密密輕絲墮,晚作纖纖細雨兼。
    可喜田家余谷粟,也應澤國飽魚鹽。
    年豐更樂弦歌化,知是曹裝漸趣嚴。

    555 《許儆韋白下寄丙午所畫秦準秋雨索題》 明·程嘉燧

    六年光景未題詩,畫得如塵似夢時。
    斷雨濕云休細看,看來容易鬢成絲。

    556 《還家作》 明·王稚登

    游子江東倦行役,還家登堂草盈尺。
    花枝三樹四樹紅,頭發一絲半絲白。
    囊中猶自有殘錢,盡買楊梅飽食眠。
    門外幸無騎馬客,清香細雨佛燈前。

    * 關于細絲的詩詞 描寫細絲的詩詞 帶有細絲的詩詞 包含細絲的古詩詞(5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