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紙頭的詩詞(433首)
361
《西江柳氏月江詩》 宋·趙文
何人種此玻璃橘,掛在空高寒露濕。
秋風吹墮清泠中,驚殺神髯夜深蟄。
鈷鉧潭中豈無月,冷光長照衰羈泣。
何如阿孫屋頭月,時時投取杯中吸。
362
《書與士瞻上人十首》 宋·仇遠
倦游嬾著小烏巾,短發絲絲雪滿簪。
信手拈書聊慰眼,轉頭忘事太無心。
笑他杜老頻看鏡,愛我昭文不鼓琴。
喜有山林方外友,時攜佳紙索新吟。
363
《和張輔之贈別》 宋·仇遠
夜雨溪頭泊客船,檐花溝溜亦涓涓。
燈前詩酒留三宿,紙上功名付百年。
寒雁叫霜投木末,晴云扶日出山巔。
欲歸苦被微官縛,不得相從酌冷泉。
364
《題小閣》 宋·仇遠
斲窗黏紙著方床,四面虛明取向陽。
氈席坐來終日暖,皮簾揭動北風涼。
掛瓶水滿梅花活,折鼎湯鳴芋子香。
布被蒙頭晝眠熟,不知門外雪洋洋。
365
《次蕭饒州韻》 宋·仇遠
數椽西郭外,元不與村居。
官冷謀升斗,頭童怯比疏。
莫愁書費紙,肯嘆出無車。
也勝焦徵士,蝸牛臥雪廬。
366
《次湖口》 宋·董嗣杲
湖水出瀾蠡,江水下巴蜀。
恰當相合處,清濁皆蕩沃。
扁舟凌浩渺,渡者苦局促。
卸帆與立桅,黃帽不須督。
367
《新橋遇秋巖》 宋·董嗣杲
出郭看山眼便醒,故人相值說云萍。
了翁屋后晚煙碧,茂叔阡頭秋草青。
絕壑雨過溪水響,高峰月上谷云停。
鳥巾漉酒菊花店,醉揀陶詩書紙屏。
369
《飲仙閣》 宋·華岳
槽頭壓盡春山綠,槽下真珠瀉醽醁。
騷人一笑傾蓋盤,滿面春風漲紅玉。
少陵得此不欲言,乃指八子為中仙。
主人傾蓋慕此意,一閣新構堂西遍。
于今世熊薄于紙,何必勞心問青紫。
愿君醉我金屈卮,萬事過耳同風飛。
371
《述懷三首》 宋·王炎
宦薄因謀拙,心安任數奇。
功名半幅紙,權利一鉤絲。
已作絡頭驥,殊慚曳尾龜。
暫時深袖手,風月話襟期。
372
《宜靖三臺 化丹陽 同上》 元·王哲
有限形軀,無涯火院,剎那催促光陰。
想人生、有似當風燭,整日家、晝忙夜驚。
有等愚迷,千思萬想,家緣逼迫渾沉。
愛子憐妻,被冤家、系纜縈身。
373
《西江月 四寶》 元·王哲
堪嘆筆硯紙墨,結繩制度規模。
尋常寫染永成書。
偏稱文房注疏。
獨我搖頭不管,教大記錄元初。
靈光一點便開舒。
復把真如返覷。
374
《傷張蔭麟》 當代·錢鐘書
清晨起讀報,失聲驚子死。
天翻大地覆,波云正譎詭。
絕知無佳訊,未忍置不視。
赫然阿堵中,子占一角紙。
375
《辛巳歲晚上墳》 宋·陳藻
偶在空手出州城,薄月田園住福清。
晚得次男陪筆硯,秋隨舉子省墳塋。
過淮不擬成僧去,掛紙誰能接跡行。
多少隴頭無祭祀,此來猶喜剩余生。
376
《上安撫高大卿五十韻》 宋·項安世
酆宮夜夢朱輪蹄,曉占熊虎嬉磻溪。
魚竿沒浪豹韜出,金印斗大封全齊。
百年梁柱出公族,外間國子中高徯。
敬仲子孫盡鸞鵠,太岳廩廩卑凡黎。
377
《客友》 宋·項安世
君為閒客過豈朝,我車日過南湖橋。
聽君論詩發幽秘,問君索酒澆岧峣。
誰將君賦告天子,武皇夜喚相如起。
明朝車馬滿街來,從此相望隔湖水。
378
《寒食行》 宋·張嵲
寒食由來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
兩京道上松柏多,盡是王公大家冢。
伊莫年年當此時,鈿車寶馬相追隨。
紛紛錦樹滿原野,暖風遲日爭光輝。
380
《翁誠之尉慈溪再擬祖送不及》 宋·陳傅良
昨來久佇驪駒集,今來悵望檣烏急。
中年送客亦多違,先事徒勞后無及。
江頭祖帳幾百人,落紙珠璣詩什什。
自哦短韻意甚得,亟欲陳之復羞澀。
君方筮仕從茲始,驊騮開路日千里。
若逢人話子陳子,侏儒一節今如此。
* 關于紙頭的詩詞 描寫紙頭的詩詞 帶有紙頭的詩詞 包含紙頭的古詩詞(4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