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縱目的詩詞(407首)

    21 《卜算子》 宋·呂勝己

    梅蕾破香時,雪月交光夜。
    何處飛來兩玉娥,體態雙閑雅。
    縱目碧城樓,勸酒留云榭。
    唱底仙家古道情,分付知音者。

    婉約寫景抒情

    22 《玉漏遲(夏)》 宋·劉子寰

    翠草侵園徑。
    陰陰夏木,鳴鳩相應。
    縱目江天,窈窈雨昏煙暝。
    屋角黃梅乍熟,聽落顆、時敲金井。

    23 《秋霽(云麓園長橋)》 宋·吳文英

    一水盈盈,漢影隔游塵,凈洗寒綠。
    秋沐平煙,日回西照,乍驚飲虹天北。
    彩闌翠馥。
    錦云直下花成屋。

    24 《松月冷颼颼》 唐·拾得

    松月冷颼颼,片片云霞起。
    匼匝[1]幾重山,縱目千萬里。
    溪潭水澄澄,徹底鏡相似。
    可貴靈臺物,七寶[2]莫能比。

    25 《超果教院見遠亭》 宋·李甲

    高僧俗縱目,橋上建橫亭。
    野水茫茫白,群山點點青。
    客帆風送葉,漁火夜遺星,看盡朝昏景。
    天涯一畫屏。

    26 《風入松 題來青樓》 元·沈禧

    畫樓高出子城灣。
    卷幔見南山。
    堆有疊翠排天際,似蛾眉、巧綰云鬟。
    風月四時長占,星辰午夜宜攀。

    27 《風入松 題來青樓》 元·沈禧

    畫樓高出子城灣。
    卷幔見南山。
    堆有疊翠排天際,似蛾眉、巧綰云鬟。
    風月四時長占,星辰午夜宜攀。

    28 《云溪雜詠》 宋·郭印

    俗客尋常少,珍禽自在啼。
    一溪如練凈,萬竹與云霽。
    縱目心貪看,回頭路卻迷。
    清游殊未足,日下小橋西。

    29 《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樓得遠字》 宋·李薰

    重樓得云氣深隱,戶牖誰能發關鍵。
    樓下輪蹄渙散馳,行人一顧不容返。
    好游獨是我輩閑,褰衣直上相推挽。
    層軒危檻倚欲遍,更假胡床同息偃。

    30 《過偏嶺》 宋·劉爚

    山行千里如井底,仰視但見山頭煙。
    今朝過嶺一縱目,無窮平野無窮天。

    31 《句》 宋·錢文婉

    兩岸綺羅春縱目,一天星斗夜憑欄。

    32 《句》 宋·史化堯

    文仙亭與遠峰齊,縱目憑欄似此稀。

    33 《妙高臺》 宋·釋鑒

    一峰何突兀,不與群峰齊。
    縱目乾坤窄,回頭日月低。

    34 《望云樓》 宋·楊學李

    樓前山色青如鬟,樓高夜映心斗寒。
    推窗縱目納吟思,倚檻爽氣生眉端。
    荒煙宿靄迷野甸,古崖怪石橫驚淵。
    城孤下瞰天蘸碧,日永坐聽風鳴鑾。

    35 《蕭尚書縱目樓》 宋·章潁

    深居無事即神仙,況閱丹經第幾篇。
    桂樹花開臨舊國,榴皮書字徹新磚。
    瓊書玉篆行將見,鐵畫銀鉤粲可鐫。
    他日功成升舉去,愿分余庇及姻聯。

    36 《春日偕蘇一(平)蔣五(忠)沈一(愚)游劉》 明·王貞慶

    都城二月春熙熙,尋芳每共幽人期。
    長干白下總名勝,載酒攜琴隨所之。
    今晨乘興出西郭,花底停驂游古祠。
    祠宮岧峣白云里,丹青臺殿張罘罳。

    37 《陽棧嶺》 明·聞人詮

    陽棧接高天,白云山下看。
    花落雨余雨,風吹寒食寒。
    縱目黃山外,停驂紫漢間。
    斜陽過廣惠,始覺有人寰。

    38 《登聚寶山分韻得春字》 明·張孟兼

    蹤跡憐身拙,登臨縱目頻。
    江山如好客,花鳥故余春。
    落落行藏異,悠悠歲月新。
    數莖初白發,朝夕為思親。

    39 《舟中三首》 宋·宋祁

    舟行不礙動,縱目望聯堤。
    稍覺前川近,徐驚后樹低。
    魚游隨聚沫,禽度帶殘啼。
    自趣家田路,春清況日攜。

    40 《山中雜興 其九》 元·王冕

    趁暖行山徑,尋幽過野亭。
    雨開云氣白,風動燒痕青。
    桃樹新生蕊,梅心小結形。
    倚闌閑縱目,物物得娉婷。

    * 關于縱目的詩詞 描寫縱目的詩詞 帶有縱目的詩詞 包含縱目的古詩詞(4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