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納用的詩詞(168首)
121
《三和二首》 宋·劉克莊
長劍拄頤刀納鞾,得如曝背趁陽和。
買鄰底用百萬價,好事爭為十二窩。
異日史臣應有考,同時朝士欲無多。
與君死守西山學,莫遣人譏末路蹉。
122
《贈廬山者居訥》 宋·王令
納公匡廬老,詩句整以雅。
標韻樂天淳,不肯外禮假。
所居遠城市,絕俗就閑暇。
崗崖道路惡,亦為佳客下。
123
《張太博亨泉》 宋·洪咨夔
公家老博望,手斲扶桑根。
騎之泛溟渤,飄然泝昆侖。
直到析木津,細問黃河源。
玉繩澹碧落,機杼閑天孫。
124
《贈方壺高士》 宋·白玉蟾
蓬萊三山壓弱水,鳥飛不盡五云起。
紫麟曉舞丹丘云,白鹿夜嚙黃芽蘂。
浩浩神風碧無涯,長空粘水三千里。
中有一洞名方壺,玉顏仙翁不知幾。
126
《張公洞》 元·楊維楨
正月八日記游仙,三十六天洞靈洞。
洞中窗戶夜不扃,地底風雷日相哄。
巉巉靈骨誰手鑿,納納虛谺曷時澒。
龍巔虎臥絡薜蘿,委蓋垂旃掛鸞鳳。
128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129
《北上感懷》 明·劉基
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
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鈍材,懶拙更無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書史。
130
《潯陽送別圖》 明·唐寅
寂寞潯陽白司馬,青袗掩骭官僚下。
獻納親會批逆鱗,忽以讒言棄于野。
當時藩鎮在謀逆,謀以如公不易得。
欲濟時難須異才,瑣尾小人有何益。
131
《再次楊宰游土山韻》 宋·陳造
志公巖頂云縈繞,羅漢洞前山郁盤。
鯀禹鑴镵那用許,乾坤包納若為寬。
我行六月猶春服,誰遣千碉起暮寒。
思與三花古仙伯,往還游戲轡青鸞。
134
《次韻王信州》 宋·鄧肅
煤炱飛上天,沉沉三日霧。
銀河一壓摧,狂雨恣橫騖。
我恐鐵騎來,疾馳不納屨。
氣豪如項羽,勢猛似黥布。
135
《謝朱喬年》 宋·鄧肅
歸帽納毫真得策,要箋留帶計何疏。
公如買萊苦求益,我已忘要何用渠。
閉戶羽衣聊自適,堆窗柿葉對人書。
帝都聲價君知否,寄付新傳折檻朱。
136
《湖山遣興》 宋·吳芾
我在小西湖,浩渺仍清曠。
大旱未嘗枯,久雨亦不漲。
灌溉數千頃,無欠亦無長。
中有十里荷,花開密相傍。
137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38
《浴罷》 宋·李流謙
性懶如岙康,不沐已三歲。
蟣虱擅封域,污垢為之地。
譬之大諸侯,父死輒子繼。
納污固云久,用鉞豈得已。
139
《適齋掛冠次韻》 宋·樓鑰
世事相牽無了期,平生待足是何時。
拋官不作九閽夢,納祿尚余三徑資。
紫綬金章寧復戀,黃冠野服自相宜。
耳根贏得長清凈,理亂從今不用知。
* 關于納用的詩詞 描寫納用的詩詞 帶有納用的詩詞 包含納用的古詩詞(1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