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豈無寶,此寶常曠乏。渾然肖天質,不與璆璠雜。萬產蓄精粹,百靈常護押。天王得而興,人事留豈盍。
更生傾側四斥已,精誠所祈格天地。著明深切安危機,同道蕭周數人耳。不容何病見君子,節義政應強國熱,倖卿權尹豈嘗無,忠正得朋僥冒柅。
早歲規模大,中年出處明。兩朝高獻納,六郡凜威名。雖作收身去,終余報國誠。秣陵天下計,惆悵此時情。
丈人國地龜,千古秘清廟。側聞扈圣初,彤庭獻喜兆。從此氛霧開,屢錫休瑞報。珪璋厭紛華,江湖樂豐好。
睢陽截然當賊中,嬰城既久糧食空。矢死不降有二公,更史皎皎書其忠。國家涵養自建隆,上至鹓鷺下羆羆。一節一義皆獲通,無不昭然簡宸衷。
六祖求衣從嶺出,六祖得衣從嶺入。半夜抽身不露機,凹頭解擔猶留跡。上人家住江之西,仆仆而南休所覓。雅意真誠為衣求,衣已不傳那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