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紀要的詩詞(139首)

    81 《讀書》 宋·陸游

    放翁白首歸剡曲,寂寞衡門書滿屋。
    藜羹麥飯冷不嘗,要足平生五車讀。
    校讎心苦謹涂乙,吟諷聲悲雜歌哭。
    三蒼奇字已殺青,九譯旁行方著錄。

    82 《送陳德邵宮教赴行在二十韻》 宋·陸游

    相從何必早,白頭或如新;登門雖尚疏,數面自成親。
    昨者始見公,凜然須如銀,敗席留煮茗,寒廳無雜賓。
    平生事賢意,寸心渴生塵,樂哉得所從,貧病忘吟呻。
    恭惟大雅姿,信是邦國珍。

    83 《贈倪正甫令子阿麟》 宋·楊萬里

    精神玉雪眼點漆,總角兩髦錦纏碧。
    郎君未出客已驚,隔窗讀書鸞鶴聲。
    松煙免穎小三昧,蠆尾銀鉤略無對。
    鍾王筆法老始成,阿麟今才十二齡。

    84 《舟過楊子橋遠望》 宋·楊萬里

    此日淮堧號北邊,舊時南服紀淮堧。
    平蕪盡處渾無壁,遠樹梢頭便是天。
    今古戰場誰勝負,華夷險要豈山川。
    六朝未可輕嘲謗,王謝諸賢不偶然。

    85 《題著作魏仲先隱墅》 宋·宋祁

    隱路高高入翠微,人亡宅在有馀悲。
    自圓溪月知吟處,不散巖云憶臥時。
    素壁塵昏三紀貌,白楊風老幾尋枝。
    草堂故集篇篇好,要與商翁續紫芝。

    86 《奉答子華學士安撫江南見寄之作》 宋·歐陽修

    百姓病已久,一言難遽陳。
    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
    天下久無事,人情貴因循。
    優游以為高,寬縱以為仁。

    87 《涇尉徐絳於其廨得魯公破碑二十六字近又於碑》 宋·梅堯臣

    顏公忠血化為碧,顏公奇筆留在石。
    十存三四復不完,完者椎模少棱壁。
    許昌斷碣稱最佳,已經田火侵鉤畫。
    今復涇山好事人,別識偶得從糞礫。

    88 《謁岳廟》 宋·晁說之

    吳楚江淮接海濤,百龍有職驅黿鰲。
    空中甍桷森然見,天上云霓不得高。
    穆穆冕旒嚴帝制,紛紛牲幣自神皋。
    不知岳帝從何帝,要是天曹各有曹。

    89 《寄翁丹山侍郎》 宋·劉克莊

    閱盡諸公上要津,丹山除目一番新。
    六卿尤重大宗伯,九制須還老舍人。
    太史將封乃留滯,紀瞻雖召尚逡巡。
    應憐公干今衰病,頻寄書來寂寞濱。

    90 《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宋·陳與義

    維摩之室本自空,忽驚滿月臨丹宮。
    稽首世尊真實相,不比圖畫填青紅。
    天女之孫擅天巧,經緯星宿超庸庸。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

    91 《周尹潛以仆有郢州之命作詩見贈有橫槊之句次》 宋·陳與義

    一歲憂兵四閱時,偷生不恨隙駒馳。
    如何南紀持竿手,卻把西州破賊旗。
    儻有青油盛快士,何妨畫戟入新詩。
    因君調我還增氣,男子平生政要奇。

    92 《用舊韻為邦衡生日壽》 宋·周必大

    自公重踏秣陵春,便覺威加析木津。
    尺五去天沙路近,八千為歲壽杯新。
    休論滄海長生藥,要是清朝不死人。
    萬目睽睽觀燮理,紀元真欲稱熙淳。

    93 《答及甫和》 宋·洪咨夔

    束發讀連山,端倪識乾坤。
    欲辨南北戒,須窺越胡門。
    藏書探禹穴,乘槎窮靈源。
    平生蓬矢志,到處屐齒痕。

    94 《會亭遇資政孫公赴闕公致仕已七年時召歸將有》 宋·蔡襄

    志節雖落落,不能無謗毀。
    壯年自雄豪,末路遽顛委。
    眾口方叢嘈,即欲置之死。
    公嘗為大臣,沈冤不辯理。

    95 《四賢一不肖詩·右歐陽永叔》 宋·蔡襄

    先民至論推天常,補袞扶世為儒方。
    圜冠博帶不知本,樗櫟安可施青黃。
    帝圖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誠有望。
    處心學士貴適用,異端莫得窺其墻。

    96 《實之有詩復次其韻》 宋·黃公度

    鞅掌從王事,招邀愧主人。
    彈琴秋葉落,聽雨夜床親。
    歲月何妨紀,詩篇莫厭頻。
    要令千載下,不但數姜秦。

    97 《某伏蒙丈人僉判出示嘗與侍郎鄭公淺沙泉唱酬》 宋·李呂

    在昔紹圣初,郡英萃朝紳。
    道鄉鼓諫舌,勁氣排天閽。
    雷霆固難犯,鵷鷺皆喪神。
    獨一黃右轄,從容為奏陳。

    98 《答官仲儒》 宋·李呂

    風俗去古遠,人偽日敗常。
    故知取士法,時焉立紀綱。
    設科發自漢,糊名始於唐。
    前輩務實學,倡道賴歐陽。

    99 《次韻同舍李支使夢與二首》 宋·王之道

    三紀橋門過隙光,醉吟曾共晚風涼。
    舊游何在已蕪沒,前好欲言空感傷。
    重對詩囊開錦繡,要看談麈落冰霜。
    苕溪此去如相憶,雙鯉時應寄一行。

    100 《拜顏魯公像》 宋·張元干

    吳興祠堂祀百世,凜凜英姿有生意。
    坐令異代乾沒兒,莫敢徜徉來仰視。
    唐家綱紀日陵遲,僭竊相連益昌熾。
    我公人物第一流,皇天后土明忠義。

    * 關于紀要的詩詞 描寫紀要的詩詞 帶有紀要的詩詞 包含紀要的古詩詞(139首)
    chengrenyouxi